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麦肯锡银行业深度洞察:敏捷银行,打破边界,组织创新(204页)(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24
摘要:大名鼎鼎的谷歌( G o o g l e )、声田( S p o t i f y )、特斯拉( T e s l a )等互联网企业或创新型企业,天生具有敏捷基因: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灵活自主的组织结构、新一代的技术工具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得益

大名鼎鼎的谷歌( G o o g l e )、声田( S p o t i f y )、特斯拉( T e s l a )等互联网企业或创新型企业,天生具有敏捷基因: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灵活自主的组织结构、新一代的技术工具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得益于这些敏捷机制,它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应对市场变化、捕捉潜在商机、深度挖掘客户价值。

敏捷转型

数字化革命正在重塑各个行业,传统的机器型组织面临严峻的、颠覆性挑战。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基于互联网企业的启发,通过转型来习得敏捷。我们看到,在全球各地、各行各业,敏捷转型大幕已经开启,众多企业纷纷采取不同方式向敏捷转型。

转型企业最佳实践

转型企业的成功经验显示,敏捷确实能够带来更高生产率、更优客户体验、更高企业价值、更快决策流程和更强员工认同(见图3)。

麦肯锡004.jpg


ADP全面敏捷转型,生产率提升30% 

A D P 公司是美国一家老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服务供应商,从业6 0 余年,拥有3500万活跃客户,属于行业翘楚。ADP拥有3500余名开发人员,每年技术支出20多亿美元。然而由于组织效率低下,企业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无法快速开发出更复杂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ADP后继乏力,迫切需要通过敏捷转型来加速创新。

ADP选择了自上而下的转型路径。它重组组织架构,将80%以上的开发团队转型为敏捷团队,并修改企业流程和运作模式,以实现整个组织范围内的敏捷性。公司进行了技术迭代,通过界定典型API层、平台即服务、创建中央仓库等方式促进IT架构敏捷化。

转型历时18个月,ADP对主要产品做了端到端的团队重构,转型后生产率提升30%,营收同比增长8%。

Zalando敏捷创新项目,三年股价上涨90%

Zalando SE 是一家总部设在柏林的德国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于2008年。该公司业务飞速发展,目前运营范围已扩展至1 5 个欧洲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快速扩张在促进业绩增长的同时,也为Z a l a n d o带来了“后遗症”,例如没完没了的会议,不规范的工作流程,臃肿的团队和拖沓的决策流程。

2015年,Zalando以敏捷项目的形式快速变革绩效管理体系,仅用三周就完成了从设计到实施的冲刺,推出全绩效管理流程和工具。在整个敏捷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自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帮助团队获得了必要的资源。新绩效管理框架和工具包括下放权力、采取目标驱动的工作方式和创新的领导体制等,使得绩效管理更加公平透明,也有效地支持了员工个人发展。

转型促使员工更加敬业且动力十足,因为他们能够把更多时间与精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无谓劳动。公司通过更有效的方式传递出企业理念与价值观,大大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公司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并进入新竞争领域。在2015~2017年转型期间,Zalando股价上涨了90%。

Entel规模化敏捷转型,加速产品创新Entel是智利最大的电信公司,也是智利首家推出GSM移动网络的运营商,2 0 1 7 年占据智利3 7 % 的移动市场份额,拥有1 5 5 0 万手机用户,营收达30亿美元,利润达6500万美元。Entel总部一直采用条线式组织结构和阶段式项目管理形式,业务单元相互依存度高,产品开发缓慢,产品交付至客户往往需数月甚至数年。为了更快响应客户需求、推动产品创新,Entel在2015年启动敏捷转型。

E n t e l 将三个业务单位划分为七大部落,建立端到端的跨职能敏捷小组。所有1000名员工重新安排岗位,确保同组成员同址办公。公司充分赋能团队,并培养服务式领导来鼓励授权,激发各团队创新和试验。流程方面,基于客户价值对所有团队的优先事项进行季度业务检视(QBR)管理,每三个月审视目标和关键结果。

转型后,Entel 90%的营收源于敏捷工作方式。整体生产率从15%提高至20%,产品上市时间减少82%,EBTIDA增长10%。员工敬业度相应提升,客服体验也得到改进。

Spark整体敏捷转型,同步提升客户与员工体验

Spark是新西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覆盖新西兰联网手机的40%,零售宽带市场份额占有率44%。Spark在1990年上市,年营收近35亿新元,利润率比竞争对手高出约8%。

高管团队认为,作为行业领头羊,Spark最大挑战并非来自同行竞争对手,而是那些可能成为“颠覆者”的跨界巨头,如成长于IT革命时代的亚马逊(Amazon)、网飞(Netflix)和声田(Spotify)。无论是与这些公司展开竞争还是合作,企业都需要改变固有思维,提高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因此,Spark于2017年自上而下启动了整体敏捷转型。

转型涉及所有业务。最高领导团队推动战略制定,并在全公司形成协同一致的愿景使命。组织上,首先将组织架构调整为上中下三层、18个部落、200个小组的团队网络;接着裁撤了200个中层管理岗,并与1800 名员工重新签订合同,基于贡献确定薪酬,岗位描述更灵活;最后对重新定岗的员工展开100多项培训进行能力建设。流程上,启用QBR等敏捷流程,把公司战略转化为团队目标。技术上,革新I T 基础架构和开发流程以适应敏捷模式。

S p a r k 用9 个月时间完成了整体组织转型,成为全球首家完全敏捷型电信公司。同时创造了企业完全敏捷转型的最快记录,比ING快了三倍以上。它还通过了首个敏捷认证项目,在三个月培训了5 0 多名敏捷教练。

Spark转型成效令人印象深刻:运营支出节省20%,尤其在敏捷化劳动力成本方面,更是成绩斐然;产品开发上市周期缩短至原来的十分之一;用户体验方面,调查显示,引入敏捷化之后,顾客净推荐值( 即客户忠诚度)提升了30个点;员工层面,员工净推荐值(eNPS)提升了12 个点。

敏捷转型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敏捷是概念炒作。实际上,敏捷是已经证实的概念,并且应持续实践下去。敏捷正在引发热议,且方兴未艾。它的价值已在不同行业得到验证并形成了最佳实践。

误区二:敏捷仅适用于IT或产品开发。虽然敏捷源于IT领域,但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大大扩展,可应用于整个组织和业务。敏捷转型并不一定要从技术密集领域开始。但不可否认,在组织的某些部分采用敏捷模式比其他部分更具价值。银行家们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特点来判断在哪些领域实施敏捷。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