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出资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来解决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巨额融资需求。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能够让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加顺畅。如济南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资加快发展的机遇,投资建设山东新金融产业园,创建区域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区,积极引导投资者落户济南;南京建邺区在全南京市率先成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合作,通过采用FOF母基金模式,初步打造了一条覆盖企业种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创投基金链。 2、银行资金配合 区域金融中心通过与银行配合获取资金,可显著提升区域金融中心的资金实力。 第一,组建新型民营银行 牵头组建新型民营银行。如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联合发起设立了中西部首家互联网银行——四川新网银行。作为新一代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依靠数据和技术来驱动业务运营,实现金融和科技的融合,通过为普通金融消费者与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广实践普惠金融,进一步为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成都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注入新动力。 第二,依托政策性银行 依托于国家政策性银行,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如国开行厦门分行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优势,大力支持厦门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积极提供“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金融服务。同时,还发挥集团、母子公司协同优势,积极推动子公司国开金融、国银租赁、国开证券、中非基金等加强与自贸区管委会对接,为自贸片区内企业提供“投贷债租证”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推动厦门自贸区快速崛起。 3、社会资本参与 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比如,武汉实施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小额贷款公司和小额再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计划;广州立足自身民营经济发达的基础,创办了民间金融街,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为本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三)资产 资产包括产业基础与金融资产两个层面。产业基础层面要求夯实产业基础,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成功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前提;金融资产层面要求完善交易体系,完善的交易体系是盘活金融资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关键枢纽。 1、夯实产业基础 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需求的前提,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创造坚实的发展基础。以重庆为例,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七年来,发展速度迅猛。GDP从2009年的798亿增长到2017年2533亿元,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成为两江新区三大支柱,再加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该区产业结构推动两江新区产业经济稳步向前,为两江新区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再比如,浙江嘉兴的南湖基金小镇与嘉兴科技城、电商(文创)、湘家荡等其他平台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产业平台体系。其中嘉兴科技城引育了闻泰通讯、斯达半导体、昱能光伏等一批爆发性强的科创型企业,带动了全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商(文创)产业园吸引了600余家企业在此集聚。不同平台共同发展,为基金小镇的建设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2、完善交易体系 完善的资产交易体系是金融市场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础,在区域金融信息整合、金融资源引导、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融资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发挥关键性的枢纽作用。 第一,成立金融资产交易所 截至2018年,国内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心)已有67家,如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重庆金融交易所、武汉金融资产交易所、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西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部分城市有多家金融资产交易所,如深圳有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和深圳招银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金融资产交易所为代表的交易体系能够为大规模的资金流动需求提供一个透明、规范的市场平台。以河北金融资产交易所为例,其发布的某国有大型集团委托贷款或权益的转让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覆盖到全国的大部分金融机构。 第二,丰富非金融资产交易所 除金融资产交易所以外,有些地方还致力于发展非金融资产交易所,以完善当地的资产交易体系。比如重庆形成了资产、权益和商品合约三大交易板块。包括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司、重庆汽摩交易所公司、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等,建设了具备交易结算、电子商务、融资增信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资产交易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重庆的金融资产盘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政策 政策主要包括行政规划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审批监管政策。政策因素在区域金融中心的崛起中发挥着指引、激励、监管的作用。 1、行政规划政策 行政规划协调区域金融发展。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要求统一规划,避免不同地区的同质竞争。比如,湖南开普区、天心区、湘江新区都在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山东济南和青岛、辽宁沈阳和大连等均提出构建自己所在区域内的金融中心。这些城市同处一个行政辖区,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同质竞争、金融辐射范围大部分重合等问题,由此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 为此,各地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如长沙《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长沙金融功能区“一主(芙蓉中路金融街)、一副(沿江金融集聚带)、一区(金融后台园区)、一园(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创新园)”的布局,明确区域金融中心定位,统筹协调各区金融规划。 2、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税收优惠政策是最为直接的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本地区的激励措施,也是各地普遍采用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优惠税率、税前扣除、税收返还等。 图表3:各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一览 3、审批监管政策 审批监管机构在规范资本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改革、查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等方面发挥政策规范作用,是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保障。 第一,优化审批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