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阅读南开:百年教育史的中国样本(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6
摘要:陈军是1985年入读南开的,在他的印象里,当年母校绝对称得上是国内前5名的高校。他入学时,校园里还流行着“北清复开”的说法。1990年代初,他读完本科、硕士后留校,之后出国留学、工作,2002年又回到母校任教。在

  陈军是1985年入读南开的,在他的印象里,当年母校绝对称得上是国内前5名的高校。他入学时,校园里还流行着“北清复开”的说法。1990年代初,他读完本科、硕士后留校,之后出国留学、工作,2002年又回到母校任教。在过去近20年中,他见证了南开由当初的名列前5逐渐下滑至10名开外,再到近几年,南开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上排到了15名前后。

  陈军认为,南开的相对“退步”有内外部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是,当年的院系调整,导致南开只剩文理科没有工科,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这一点的负面影响渐渐凸显,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对于今天的高校来说,有工科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科研经费,能更好对接社会现实需求,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由于缺少财大气粗的工科,南开的师资数量与学生规模与其他兄弟学校相比也有不小差距。与一墙之隔的天津大学作比较,天大有超过3000名教师,以理工科教师为主,南开教师总共还不到2000人,其中约一半是文科老师,理科老师不满1000人。

  而在科研经费方面,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的《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教育部一年拨入南开大学的科技经费为6.08亿元,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39名,天津大学的科技经费为25.1亿元,位列第9。更早在2010年时,南开的科研经费仅为4.25亿元。

  2000年前后,全国高校合并浪潮兴起,南开与以工科见长的邻居天津大学原本也有合并打算,但最终未能实现。

  长期关注高等教育史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如今,浙大、武大、四川大学之所以在高校排名中很靠前,除去自身努力,跟当年高校大合并也有很大关系,这也确是南开落后的原因。但在过去这些年的合并中,不少原本气质独特的学院或大学消亡了,合并的过程也造成巨大内耗。拒绝“在一起”,虽然在规模及排名上有损失,但学校各自的文化传统也许能得到很好保护。陈平原认为,当初天大和南大没合并,得失目前还很难判定,而排名必须数字化,“更多考虑办学规模,而不是教学质量或师生的真实感受。”

  在陈平原看来,大学因应时代变化及国家需要,适当调整办学思路,拓展某些学科,这是应该的,但主观上不应仅仅为了争排名。储朝晖则认为,办大学,最关键的还是重建现代大学制度,让真正懂专业的人来引领学科发展。

  掣肘南开发展的另一大因素是地域。1994年,国家教委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南开大学共建。此后,作为省部共建的“985工程”高校,依据政策,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应按1:1的比例划拨给南开配套建设经费,但实际上,这一政策多年来都很难落实。从2001年到2017年,陈宗胜一直担任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在他的观察中,天津市政府更愿把经费投给像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这样的市属院校。

  思想观念是一方面,天津的经济实力或许也令其有心无力。1949年以前,天津的经济总量还是北京的两倍,但此后北京对资源的集聚度不断上升,到改革开放初期,之前的“上青天”已变成了“京津沪”。1990年,广州终结了天津GDP在全国排“老三”的席位,1997年,天津又再度被深圳所超越。近年来,天津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2018年一季度,天津经济增速一度下滑到1.9%,在全国31个省份中“垫底”,到今年上半年才回升到4.6%,这令天津对于并非自己“亲儿子”的部属高校的扶持,变得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一批老师的坚守,南开依然有所发展。1999年,刚刚当上长江学者的周其林逆潮流而上,从位于繁华大都市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转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任教。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自2000年本科毕业后就加入周其林课题组的朱守非对此解释说,导师之所以选择南开,原因之一就是看中这里不急功近利,能够沉下心来做科研的氛围。

  周其林研究的方向是具有开创性的螺环结构的手性分子催化剂,这类分子在农药、生物医药领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要找到高效、有助于精准合成目标物的催化剂并不容易。来南开后,最初几年,周其林一直没做出什么特别重大的成果,直到2002年,他才合成了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化合物,在行业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了第一篇相关论文。“周老师要做的是引领,至于他的产出是不是特别多,是不是特别花哨,这不是我们过多要考虑的事情,”朱守非说。

  2009年,周其林当选中科院院士。2011年,他带领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螺环铱催化剂,当时成为《德国应用化学》的一期封面。周其林研发的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如今,其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治疗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药物的实际生产中。

  周其林认为,做科研,就要敢于做原创性、周期长的研究。“持续地支持基础研究,我相信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而且我们也不能总盯着诺贝尔奖,我们做研究是冲着科学、冲着国家和社会需求”。他还开玩笑地说,“其实,如果要想发大财,就不能做这么高效的催化剂——生产一吨药品只买我们一克催化剂就够了,这是不赚钱的,但这是追求科学目标。”

阅读南开:百年教育史的中国样本

南开大学校园内百年校庆主题的雕塑吸引人们拍照留念。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佟郁

  “润身淑世”

  南开早期的校领导、教育家黄钰生曾提出,上大学的意义在于“润身淑世”,意为完善提高自身与实现国家与全人类的最高理想。周其林的科研态度,在朱守非看来,也体现了南开的精神内核,即“润身淑世”之原则。

  面向前沿、沉下心来钻研学问的,还有南开的数学大家们。1980年代,曾在南开求学、立志要让中国成为“数学大国数学强国”的数学家陈省身回国,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并先后招揽了龙以明、张伟平、陈永川等一批青年才俊回国任教。2007年,张伟平、龙以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同一年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新增的两位数学家均来自同一单位,这在中科院历史上还是首次。

  走进南开大学南门,就能看到左手边静静伫立着的省身数学楼。这栋楼是为纪念陈省身而建,在其去世一年后投入使用的。过去十多年里,南开的数学家们在这片安静、自由的天地中,任思想驰骋。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