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辽宁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9
摘要:2.加强青年社会救助工作。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促使其回归家庭,帮助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临时性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包括进城务工青年在内的困难青年按规定给予临时

  2.加强青年社会救助工作。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促使其回归家庭,帮助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临时性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包括进城务工青年在内的困难青年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重点开展帮扶行动,统筹救助资源,为家庭困难的失学、失业、失管青年提供就业、就学、就医、生活等方面帮助。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结合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类开展学业辅导、贫困救助、权益维护、心理辅导、假期照料等工作。大力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为进城务工青年与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提供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帮助。

  三、重点项目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导青年深入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在全省青年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选拔一批骨干作为培养对象,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规划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路径,健全培养机制,注重后续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对各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省市校院分级实施,普遍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大学生骨干为主要培养目标,每年培养不少于1万人次。

  2.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搭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熏陶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公民道德宣传,宣传先进青年典型,开展社会道德实践,引导青年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引导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引导青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集中打造青年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切实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时尚。培养青年体育运动爱好,力争使每个青年具备1项以上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引导青年树立健康促进理念,在健康促进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实现定期抽样监测和公开发布监测结果,倡导青年形成良好的饮食、用眼和睡眠习惯,控制肥胖、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改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激励青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4.青年创业苗圃工程。在高校大学生中,实施“大学生创业导航计划”,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培训项目,帮助在校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实施“青年创业圆梦计划”,通过青创赛、青创空间、青创导师、青创培训等服务,支持青年创业者创新创业。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辽宁省农村青年电商人才培育计划”,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做优做强辽宁“青创板”,实施“青年领军企业上市培养计划”,开展融资培训、上市辅导等活动。实施辽宁青年企业家培养“振兴新动力”计划。

  5.青年就业见习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广泛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企业、社区、科研院所建设一批见习、实习基地。把大学生实习纳入高校实践学分管理。把符合条件的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纳入就业见习范围。开展见习岗位进校园、见习岗位双选会等工作,对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帮扶引导。加强青年就业见习培训和管理,提高见习实效。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作用,为青年参与就业见习提供补贴与支持。

  6.青年文化精品工程。支持青年文化精品创作推广,支持青年文化创意赛事及文化体验,支持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指导文艺工作者每年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涵盖各文化类别的青年题材文艺精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年网络新媒体产品展播平台。在省级文化、出版类评奖推荐活动中,每年向青年推荐优秀影视、网络、动漫文化作品不少于50小时,优秀图书不少于20本,应用类网络游戏不少于1部,网络音乐不少于3首。

  7.青年网络文明发展工程。深入推进“阳光跟帖”行动,引导全省青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自觉抵制错误言论,争当“辽宁好网民”。重点培养青年的传媒素养,加强青年信息获取、分析、评价、传播、制传等能力,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媒体相结合的培养机制。鼓励全省青年加入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持续广泛、强有力、有针对性地传播辽宁青年正能量,发出辽宁青年好声音。支持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制作推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年喜欢的网络新媒体文化产品。加大对青年门户网站、青年公益组织专属网站以及新媒体矩阵的建设扶持力度,加大对青少年新媒体领域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举办网络安全、网络技能、网络文化产品等方面竞赛,发掘、吸引、培养各方面的青年网络人才;倡导网络公益活动,使互联网空间成为青年成长的温馨家园。

  8.青年志愿者行动。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发挥共青团员示范作用,到2025年实现实名注册的辽宁青年志愿者总数突破200万人。稳步培育青年志愿服务骨干队伍,构建分层分类志愿服务项目库,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开展。扩大基层志愿服务组织覆盖,加强激励评价、保险保障等机制建设,形成规模宏大、来源广泛、门类齐全、管理规范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项目和组织体系。坚持以社区为主阵地,广泛开展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坚持立德树人,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巩固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力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助残“阳光行动”、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等重点项目。积极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