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没有”——如果没有疫情,我们不会想到全体动员做直播。钱老板50岁了,不可能去做直播。也许我们会寄希望于淘宝、天猫店、拼多多卖货,去小红书种种草,但是如果今天没有疫情,他是不会被逼到这条路上去的。 第二个“没有”——如果公司之前没有建立一套CRM系统,8000多个员工要如何联系,700多个经销商又该在哪个平台上互动,所有的数据要怎样完成统计?红蜻蜓之所以可以做3000多场直播,发动8000多名员工,是因为在疫情前已经有2—3年数据化能力建设,依靠CRM和云服务系统,才能在网上卖掉5000多万的货。 第三个“没有”——如果没有这次实验,我们不会意识到世界已经改变了,今天的太阳不是昨天的太阳了,我们永远也回不到24小时之前了。 其实发出这些感慨的,不仅仅是红蜻蜓的钱老板,很多实体企业的老板在过去2个多月都亲自上阵,他们有的是50后,有的是60后,有的是70后,有些可能从来没在网上买过东西,更别说在网上卖过东西。 例如我的一个朋友许知远同学,疫情前他来杭州做《十三邀》,我跟他都是第一次走进淘宝网红店,看小姑娘对着手机屏幕卖牛奶、卖衣服,我们俩看着,都张嘴傻站在那儿。 许知远开了一个书店叫“单向街”,我也是股东,十多年从没有拿到过分红,完全靠情怀撑着。这次疫情来了,情怀也靠不住了。因为情怀再大,门口没有人,书店还是开不下去。那许知远怎么办呢?他跑到薇娅那儿做直播去了。 以前,许知远经常对我说,晓波,你不要去做生意,你好好地待在书房写东西不好吗? 我说不行,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不到跑一线,不深入去看看这个国家的细胞怎样运转,我怎么写财经作品呢? 这次他比我还积极,毕竟我还从没去薇娅那儿卖过书呢,这兄弟已经去了。为什么这些知识分子、企业家纷纷跑去做直播了呢?所有人都是被危机逼到死路上,不得不做出应对和改变。 我们巴九灵有一个App叫“890新商学”,很小,现在大概有30多万注册用户。我们还有一个部门专门做企业家培训,每年培训近3000名企业家,做线下活动,每场最少200人,最多800人。 原本,企业大学在年后计划有十多场授课演讲,“1·23”后全部取消,我对小伙伴们说,没有办法,全部要转型。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加油!老板”的线上课程包。2月16日,我也亲自上阵,做了自己第一次线上直播,在此之前我也没想到利用互联网平台做直播,分享企业应该如何自救。从2月16日至今,我们一共举办了23场直播课,累计1500万人次观看,其中我讲了3场。【点击进入App,观看直播合集】 我从没有做过直播,但就像许知远一样,他必须要在薇娅的直播间为他的单向街求生存,我也必须要在手机前、在书房里为我的“890新商学”求生存。做完这些直播,我发现,今天的太阳不再是昨天的太阳,整个的企业教育和商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想,过去70多天中,所有在疫情下挣扎的人们,都会相信我所讲的这句话:“在这个充满黑天鹅的时代,我们只有向死而生。”所有变化都不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发生的,而是在雷电交加的时候,逼着你做出选择。 但向死而生并不是一时冲动,至少在商业上不仅仅是冲动,你需要有三种东西。 “生”的方向在哪里?怎样求生?用什么办法到达那里呢? 条条大路通罗马,首先方向对了,那个方向叫“罗马”,然后你要找对路径,有的人用3天,有的人用30年,都能到罗马,你来选择一条路。确定路径后,你还需要选择工具,有的骑车、有的骑马、有的赶驴。 作为企业精英,当黑天鹅发生时,我们要告别过去,跳出舒适区,跳出那四千个专卖店给你造成的舒适区,跳出一个书店给你造成的舒适区,跳出传统企业培训给你造成的舒适区,找到改变的方向、路径,以及抵达的工具,而这些能够被量化的能力,就是一个企业家的创新力。 大家都知道蒙牛,疫情来了,员工不能上班,那牛能不上班吗?总不能都关14天隔离吧。它们还得“上班”挤牛奶,向全中国的消费者供应你的蒙牛牛奶。 我们看照片,蒙牛的牛和普通的牛有什么区别呢?它脖子上佩戴着一个智能脖环,脖环内置传感器,牛和人一样,生病感冒发烧时,心跳、体温都会发生变化,通过智能脖环抓取数据,就可以检测牛的健康状况。 过去几年,蒙牛一直在以智能的方式采集这一万头牛的源头数据,然后通过PaaS系统和SaaS系统,从牛的健康到牛奶的安全,管制整个的供应链系统。蒙牛还通过钉钉这样的专业工具,将员工、经销商、供应链每个环节上的人员和渠道全部有效地管制起来。 在疫情的环境下,像蒙牛这样的企业,怎样保证每个消费者每天拿到的每一瓶牛奶都是健康的呢?除了责任心、勇气以外,还很重要的就是企业必须具备智能化的工具。工具再造了生产力,工具再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还调研过一家制造业企业鸿达模具,它生产的产品叫电机铁芯模具。它是中国典型的中小企业,企业不大,一年营收约5000多万,员工200多人,但其产品在中国有70%的市场占有率。 这类企业很不起眼,但是中国的国民经济中有一个数据形容它,叫“56789”——它们贡献了中国50%的税收,60%的GDP,70%的专利新产品发明,80%的就业和90%的企业数量。如果它们垮掉了,中国就垮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