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Karma而言,2020款Revero GT是Karma品牌的重要里程碑产品,2014年成立以来,Karma想打造一款颇具前沿技术的电动跑车的决心就从未被放下。 在今年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后,Karma Revero GT在本次成都车展再次让大家一睹芳容。今年第四季度,Karma Revero GT将开始实现交付。 不断地烧钱,再不断地融资,这或许是当下每一家造车新势力所要面临的事情,200亿元只是造车的门槛,如今至少得三四百亿才能实现最基本的造车梦。实车交付、售后服务,都是不小的难关,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往后要走的路还远着。 不过透过本次车展,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造车新势力中的熟悉面孔,威马、蔚来和小鹏依旧是铁三角的好基友关系,走到哪它们就“牵手”到哪。 只是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近两年涌现的200多家造车新势力中,在去年大型车展上积极亮相之后,国内不少小型车展都不见它们的踪影,是它们在憋大招,还是另有原由呢? 其实答案很明朗,造车是一项超级费钱的事,最后可能也会吃力不讨好,虽然当中的利润让资本家垂涎欲滴,但活下来才是首要任务。奇点汽车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窘境;游侠汽车壮志雄雄却始终只能做“PPT”……种种这些结局最终的答案是“没钱”。 参加一次车展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展位的租用和展台的搭建、车辆的运输和人力的部署等,无形中都会增加支出,但对品牌和车型的宣传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一般大型车展的影响力有着更高的曝光度,更能吸引新车企的参与,不少还在起步的造车新势力对小型车展的兴趣也就不大了。 什么人都可以造车,但重点是造出来的车能不能用,别人认不认可。造车是一项“烧钱运动”,没有资本只靠满腔热血也只能落下希望渺茫的结果。而造完车如何实现宣传、服务等渠道的铺设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车可以造,但想造好,甚至想卖得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