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新闻办就“中国高铁科技创新”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6
摘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下午2时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中国高铁一线科研工作者围绕“中国高铁科技创新”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2019-10-25-1

新闻办就“中国高铁科技创新”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图为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中国网 杨楠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外记者见面会。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速铁路安全、快速、便捷、舒适,给国内外旅客都带来了非常美好的旅行体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铁路科技工作的“幕后英雄”默默奉献和辛勤努力。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五位高铁一线科研工作者和大家见面,围绕“中国高铁科技创新”和大家互动交流。

首先,请允许我逐一介绍一下这几位嘉宾,他们是: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长进先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所长、铁科院复兴号总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张波先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所首席研究员、12306技术部主任单杏花女士;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工程三部部长兼京雄高铁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杨斌先生;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信号专业主管、高铁列车控制系统项目总师莫志松先生。

下面,请台上各位嘉宾逐一做一下自我介绍,首先有请王总工。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长进: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长进。

我从事的工作是铁路的勘察设计。这项工作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熟悉,勘察是包含着地质勘探还有测绘工程,它在铁路建设过程中起一个源头的作用。铁路建设首先要进行勘察,然后才能进行设计,第三步是施工,最后才能运营,大体是这么一个工作流程。

我从事勘察设计工作已经33年了,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我们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铁路勘测的手段还是非常落后的,那时候最常用的勘测手段是使用“经纬仪、大板尺”进行手工测图,效率很低,一个小组五六个人一天也测不了两公里。这些年随着铁路科技创新的进步,我们铁路勘察设计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使用北斗卫星进行控制测量,用国产高分卫星进行遥感和测图,用机载激光雷达和无人机进行地形测绘,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值得让我庆幸的是,有幸参与了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还有第一条技术标准最高、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还有第一条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在这些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我在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觉得我最荣幸的一点就是我带领我的团队创建了中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体系,这个技术标准体系它可是高铁建设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我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我们的专利产品,这个东西是精密工程测量里面一个棱镜组套件,这个东西保证了京津城际铁路轨道板的精确铺设以及我们轨道精调的精度首次达到了亚毫米级。

下一步,我们铁路勘测设计工作者将继续努力,为交通强国战略实施作出我们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王总工。勘察设计工作者可以说是高铁建设的先行人和探路者。下面请张波先生做介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所长、铁科院复兴号总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 张波: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叫张波,来自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我们单位主要是负责铁路机车车辆应用技术研究还有核心系统的开发。

我自1997年上海铁道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机车车辆研究工作。这几年我主要在做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发,是复兴号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团队中的一员。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2012年开始研制,2017年投入使用,前后历时近5年。在这5年中,我们从需求的分析、顶层指标的确定、技术条件的编制、再到技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核心系统的研发、样车研制、整车试验验证、再到最后的运用考核,我们团队参与了复兴号研发的整个创新过程,我们也与兄弟单位一起通力合作,最后完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今天我把复兴号动车组的模型带过来了,复兴号动车组有两款,一款是CR400AF,一款是CR400BF,我现在拿过来的是AF,网友亲切地称它为“飞龙”,它的外观造型取自传统中国龙的元素,身上披着红飘带,应该说是非常漂亮。

复兴号整个研制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这个项目的研制我们呈现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呢?复兴号不管是在试验阶段还是最后的运营阶段,都表现出了比较优秀的性能。比如2016年7月,复兴号在郑徐高铁成功实现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这一试验在世界运营高铁尚属首次。2017年9月,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目前,中国铁路已经装备的复兴号数量超过560组,目前复兴号也正在向系列化、智能化以及品牌化方向发展。

应该说复兴号投用以来,广大旅客比较认可,不少旅客出门首选复兴号。比如说我们家大宝,她现在一出行就问我:“爸爸,今天是不是坐复兴号?我想坐复兴号。”每次听到她这么说,我心里面还是有点小得意。

目前,复兴号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响亮品牌。我们铁科院也因为研制复兴号,被人们称为“复兴号的摇篮”。我作为一名参与复兴号研发的铁路科技工作者,感到由衷骄傲和自豪。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张波研究员,复兴号跑得快、行得稳,离不开你们的努力。下面请单杏花女士做介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所首席研究员、12306技术部主任 单杏花: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单杏花,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12306技术部主任。

你我可能从未谋面,但也许我们早就有联系,因为大家购买的那一张小小的火车票背后,是我及我们团队在为您提供技术服务。我主要从事12306系统研发工作。

我从事铁路客票系统研发工作已经23年,有幸全程参与了铁路的“购票之变”,一步步实现了从铁路手工售票转向计算机售票、从车站独立售票转向全国联网售票、从传统线下窗口售票转为12306互联网线上售票。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