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推进 沪通长江大桥沉井施工技术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5
摘要:南通网由南通日报社主办,是南通地区最权威的主流新闻门户和资讯平台,南通新闻最快权威发布,南通资讯最大网络平台。

本网讯 (记者朱蓓宁 彭军君)沪通长江大桥建设已近尾声,但其建设过程中的诸多创举仍在受到关注。23日,在中国钢结构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沉井施工关键技术荣获一等奖,沪通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闫志刚获协会杰出人才奖。大奖的背后,是主航道桥沉井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把绿色、环保、安全、优质放在建设首要位置一体推进,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清水。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沉井基础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水中沉井基础,主墩沉井截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下沉深度超过70米。在沉井基础施工中,研发了巨型钢沉井整体制造、助浮浮运、千吨级锚泊力条件下钢沉井精确定位着床、超百米水深条件下基底探测、超深水下沉、深水深埋地基承载力检测等五大创新技术,取得了20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一整套深水大截面沉井施工关键技术,推动了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

大桥建设者介绍,沉井基础施工突出环保优先理念,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施工区域生态和谐,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工程。具体来说,沪通大桥的沉井基础首先是在船坞里生产,生产效率高,“巨无霸”浮运至施工位置后,采取现场组装的方式完成,对长江航行影响小;以往大桥施工多采用群桩基础,沉井基础与之相比,先进之处在于不需要现场打桩,一方面减少了噪声污染,另一方面也避免泥浆流入长江,有效保护了水质生态环境。

回望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无论是在制度设计、施工管理,还是在工艺、工法的创新,生态保护理念都贯穿始终。在大桥设计阶段,考虑到长江南通段是公认的黄金水道,在航运上作用非常大,所以不能因为造桥破坏母亲河、破坏黄金水道的航运。兼顾跨越天堑、保护母亲河与黄金水道的要求,沪通大桥选择了主跨1092米大跨度过江的方案。在大桥建设中,建设者秉承“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设计理念,在施工区域设置水质监测点,杜绝生活污水排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创新施工工艺和工法,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水上施工时间,从而减少占用水域面积,减少施工噪声,有效降低施工对水域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影响,可视为长江生态保护的样本。

据悉,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表彰为推动中国钢结构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是目前我国钢结构研究及应用领域最具权威的科技奖项。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