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今看东方盛世还,南通网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1
摘要:南通网由南通日报社主办,是南通地区最权威的主流新闻门户和资讯平台,南通新闻最快权威发布,南通资讯最大网络平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华日报》隆重推出辛仲平署名文章《今看东方盛世还》。文章指出:人类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历史。我们已经书写了辉煌历史,但重要的是书写新的历史。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直线。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眼中有方向,手中有主张,心中有标尺,就能无惧山高路长、不怕风大浪急。挫败中仍有信心在,曲折中仍有曙光现,登顶那刻终可待,到达那日终可期。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今看东方盛世还,南通网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今看东方盛世还,南通网

今看东方盛世还

——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华诞

辛仲平

天地奏凯,山河额庆。今天,我们迎来人民共和国的70华诞。此刻,首都天安门前,徒步方队英姿飒爽、装备方队雄壮威武、空中梯队气贯长虹,盛大的阅兵式,折射出一个国家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伟大飞跃;江苏大江南北,花团锦簇、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处处洋溢着祥瑞喜庆的欢乐氛围。五湖四海锦绣满,今看东方盛世还。我们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凝视中国城市卫星夜景图,江苏犹如一团光焰燃放的“钨丝”,异常耀眼。时光回溯几十年,这里看起来可能乌黑一片。光束行走70年,穿越的只是宇宙之一角;地球绕日70回,秋风虽似山河巨变。70年筚路蓝缕,江苏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谱写了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的创世神话;41年风雨无阻,江苏人民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书写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改革史诗;7年砥砺奋进,江苏人民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续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乐章,踏上了高水平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阳光大道。浓墨重彩的“江苏印迹”,铸成中国道路璀璨绚丽的华美交响。

如椽雄笔绘奇峰。江苏作为已经创造奇迹,江苏担当正在创造奇迹,江苏探索仍将创造奇迹!在国新办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江苏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以“强富美高”为鲜明标识的现代化路径,在伟大祖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江苏贡献。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盛世如你所愿,这盛世气象万千。沐浴着盛世的阳光,我们高歌,我们欢笑,我们远航!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今看东方盛世还,南通网

有米有鱼有水,一个“蘇”字,形象写出了江苏“烟雨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质。然而,解放之初的江苏,却并非想象的那么“鱼米之乡”:在美国摄影师沃特阿鲁法特拍摄的老照片里,饿殍遍地、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常见的主题;在旧中国的老报纸上,“讨饭村”“光棍村”“逃荒村”,是常见的标题;在尘封的档案中,“三个人饭,五个人吃,房屋挤着住”“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的窘态不胜枚举。1949年,南京滞留的难民、失业人员、社会游民达50万人;苏北农村低矮简陋的草房随处可见,满目疮痍,就是那时候的“烟雨江南”。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年3月,纪录片《航拍中国》江苏篇热播,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灰瓦白墙的江南水镇,生机盎然的翠绿垛田,日新月异的高新园区……美轮美奂,多姿多彩,剑桥大学校长斯蒂芬·托普说,这样的江苏,“It's really impressive!”。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今看东方盛世还,南通网

经济江苏铸造“人间奇迹”。曾经积贫积弱,如今富可敌国,2018年江苏GDP超过9万亿元,远超世界排名第15位的墨西哥;曾经一穷二白,如今丰衣足食,1952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31元,处于极度穷困状态,到2018年这个数字达到1.74万美元,迈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门槛;曾经交通落后、“苏”道艰难,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不足5000公里,如今公路通车里程翻了30倍,“轨道上的江苏”风驰电掣,“两小时交通圈”覆盖全省。“变化太大了,发展太快了,自己的家都不认得了”,成为这几年游子归乡后的最大感慨。实业大省装上“最强大脑”,连云港“冰上丝绸之路”吹响号角,下潜最深的“蛟龙号”扬帆起航,从“经济弱”到“经济强”,从“制造大省”到“创新大省”,江苏70年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民生江苏绽放“灿烂笑容”。一周前在京开幕的70周年成就展上,淮安居民杨斌一家四口甜蜜的笑容感染了每一位观众。放眼江淮大地,这样的笑容俯仰皆是。这笑容来自于人均收入70年间增长了470余倍,这笑容来自于41年间人均住房增加了40余平方米,这笑容来自于从过去的“吃不饱”“穿不暖”到今天的“吃得好”“穿得靓”,这笑容来自于从建国初的“幼无所养”“学无所教”到如今的“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百姓富”,是江苏“最美笑容”的“多巴胺”。新中国成立之初,生活贫苦、经济拮据、举步维艰;时至今日,民生幸福、百姓富足、家家小康。前后对比,今夕何夕;物换星移,天上人间!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今看东方盛世还,南通网

绿色江苏展现“最美画卷”。江苏美,美就美在山林城湖水。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从“垃圾围江”到“滨江风光”,从“断壁残垣乱石岗”到“山环水绕桃花源”,江南、江北,风景如画;古城、新乡,诗意家园。2018年,江苏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市、区)63个、国家级生态镇635个、国家级生态村4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市、区)9个。碧水蜿蜒、小桥流水、青墙黛瓦,是千年吟诵的诗词主题;城市绿道、街角公园、生态园区,是今日江苏的崭新画卷。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