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江苏溢满“时代底蕴”。今年7月12日,南通“莫文隋”汤淳渊离世,牵动着江海大地每一个人的心;5年前,无锡“炎黄”张纪清晕倒在邮局,揭开一个城市寻找了20年的秘密。两位老人数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捐资助学、扶危助困,矗立起江苏精神文明建设的两座丰碑。近日,国家表彰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江苏分别有4人和11人入选。在江苏大地上,先后涌现出“信访局长”张云泉、“火药专家”王泽山、守岛卫国的“人民楷模”王继才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孕育出“四千四万精神”“昆山精神”“张家港精神”等一系列时代精神品牌,思想文化引领、道德风尚建设、文艺精品创作“三个高地”建设成绩斐然。“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江苏走向全国的闪亮名片,人文江苏的“时代底蕴”愈加醇厚。 数字是枯燥的又是生动的,一组组标注江苏发展成就的骄人数字,犹如一组组跳动的音符,奏响了江苏人民改天换地的雄浑乐章;数字是冰冷的又是温暖的,一串串折射幸福指数的喜人数字,犹如一串串欢快的音符,弹奏出江苏人民欢天喜地的协奏曲。“海外珠犀常入市”的经济江苏,“江里河豚荐紫笋”的幸福江苏,“城边山色翠屏风”的绿色江苏,“延陵季子义千秋”的人文江苏,美不胜收,令人向往! 二 审视江苏发展,既要纵向看,立足江苏看江苏,透过历史看今天;又要横向看,跳出江苏看江苏,站在全国看一域。苏湖熟,天下足。自古就是全国粮仓的江苏,在今天的全国“发展云图”上,同样举足轻重。 “江苏作为”领跑“中国奇迹”。这几天,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人头攒动,2800平方米的成就展序厅,集中展示了100多个“第一”“唯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紫金山上观星辰、访得“紫金一号”的惊喜,京口建浮桥、铁索联润扬的壮举,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一项又一项“全国领先”,标注着江苏这个“优等生”在全国坐标中的显著方位。今天,江苏以占全国1.1%的土地、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3%的生产总值,经济总量全国第二,人均GDP全国各省区第一,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奇迹“江苏版”让人惊叹,令人艳羡。 “江苏改革”激发“中国活力”。“春到上塘”“耿车模式”“苏南模式”“昆山之路”……这些中国改革开放史册上熠熠生辉的足迹,无不诞生在江苏这片春潮涌动的土地。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走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走过开放型经济的强势起飞,走过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走过创新型经济的蓬勃壮大,江苏改革,奇峰突起。“证照分离”“3550”“不见面审批”释放潜力,“人才26条”“人才新政10条”“科技改革30条”激发动能,江苏改革,高招迭出。3个自贸片区、6家境外经贸合作园区、170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江苏开放,永不停步。中国活力“江苏范”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江苏探索”拓展“中国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声惊雷,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思想上的破冰,带动行动上的突围。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闯”出乡镇企业发展新路;率先出台先进制造业集群指导意见,以创新驱动“撞”开先进制造大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赢”得营商环境公正透明的有口皆碑;勇做探路“排头兵”,推进6个县区现代化建设试点,以区域试验“试水”全国路径,“探”听现代化新征程的“路线图”……政府与市场强势互动,行业龙头与专业巨人相得益彰,吹响了“前哨”、淬炼了“尖兵”。中国道路“江苏段”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要求、人民期待,也是江苏应有的担当与使命。我们气干云天、豪情万丈,踏平坎坷成大道;我们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披星戴月、步履铿锵,斗罢艰险又出发,先行先试、争先创新,乘着“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踏歌而行! 三 凝视中国地图,江苏犹如一头强壮健硕、斗志昂扬的奔牛,前蹄是苏州,后蹄是连云港,尾巴是徐州,犄角是南京。这奔牛,是拓荒之牛,敢于争先;是奋进之牛,锐意进取;是实干之牛,唯实务实;是创新之牛,一往无前。 做解放思想的“拓荒牛”。今年7月,省委书记娄勤俭九个“有没有”的连问,振聋发聩、催人深思。纵观江苏发展历程,每个关键节点无不以思想大解放,引领社会大进步。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绽放改革开放“春风第一枝”;打破姓“社”姓“资”的束缚,开放型经济一马当先;破除姓“公”姓“私”的疑虑,公有制形式实现多样化;解决“如何发展”“怎样创新”的难题,把创新摆在突出地位;检视“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的懈怠,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思想永不止步,这是江苏发展取得如此成就的“制胜法宝”。 做敢于争先的“奋进牛”。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吴仁宝率领华西村实现一次次跨越,张家港人先后“抢”下28个“全国第一”,沙钢人抢占技术制高点上演“钢铁战歌”……敢为天下先,样样争第一,换来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面对新形势,省委省政府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坚强的发展定力,咬定“六个高质量”,变中求稳有“进”的信心,优化结构有“稳”的定力,走在前列有“新”的作为,解放思想有“深”的拓展。奋勇争先,力争上游,这是江苏发展取得如此成就的“成功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