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云从科技: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成长方法论(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4
摘要: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由“一核心三基地”构成。其中,重庆照母山片区占地15平方公里(含未来智慧生活体验园2平方公里),定位为研创核心区;水土片区占地12.5平方公里,定位为智能制造基地;龙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由“一核心三基地”构成。其中,重庆照母山片区占地15平方公里(含未来智慧生活体验园2平方公里),定位为研创核心区;水土片区占地12.5平方公里,定位为智能制造基地;龙兴片区占地13.3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融合创新基地;两路寸滩区域占地8.4平方公里,定位为智慧加工基地。

产业布局上,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为纲领,按照国家级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示范区的一个定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聚力发展“一硬一软一融合”,即集成电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数字经济融合三大产业,在照母山研创核心区、水土智能制造区、龙兴科技融合区、两路寸滩智慧加工区四个片区内,依托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运行监测等平台,打造智慧生态城建设、协同创新区建设、国家示范区创建、信息设施提升、市场主体培育、政策环境优化六大工程。

两江新区负责人透露,到2025年,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将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供给体系和市场体系,集聚一大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形成重庆照母山数字经济创新地标品牌。另外一方面,云从科技的发展也在为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云从科技下一步将在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智能视频产业化基地,并将核心技术开放出来,给相关的初创企业和合作单位。比如软件开发包、引擎(云服务模式)或模组等,企业可以基于云从科技的核心技术开发产品,用到零售、社区等其他行业。

同时,云从科技还计划在两江新区打造光环境实验室。“因为我们做视觉研发时发现,因为光环境复杂,很多效果会打折扣,所以想做实验室模拟自然光、太阳光、各种灯光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测试出系统的性能和一些参数。也会开放给大家,我们合作伙伴来测试也方便,这个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建好。”温浩说。

此外,随着2018年由云从科技承担的国家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营,云从科技将在两江新区开放面向全行业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应用,将两江新区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出真正能改善人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人工智能产品。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公共资源基础服务平台将在2019年验收并交付使用,这个平台布局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园区内浪潮的机房里。同时将开放给更多的初创企业,和相关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进行试用,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他们。

“将云计算、大数据整合,人工智能是技术集成号召者,最后主菜推出就是人工智能。通过这个平台,云从科技要让这些技术的作用都发挥出来,做成真正能改善人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产品。”据温浩介绍,云从科技未来规划建设的人工智能产业园,也会落户两江新区,以云从科技的核心技术和合作伙伴的产品为依托来进行大规模生产、实验,不仅加速生产制造,更进行应用示范。

“2019年,云从科技将会是产品型企业,很多行业都将会看到云从的身影。”云从科技的团队对此很是坚定。

》》》新闻链接一

关键词:责任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作为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在引发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人工智能该如何健康发展?

6月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治理原则》),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这是我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成果。

治理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界业界都在探索自律

“自2017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我国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日益深入,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说,人工智能正在对政府管理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国家安全甚至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治理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引起了科技界、产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际组织、产业联盟和知名企业都在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相关的准则,我国一些学术组织和产业联盟在这方面非常活跃,业界也在积极探索行业自律。”薛澜说。

为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治理的相关工作,起草这份《治理原则》就是委员会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起草过程中,委员会注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我们在网络上公开动员公众参与,形成了上百条重要建议。”薛澜说,委员会还多次召开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凝聚了学界、业界和社会的共识。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毅介绍,目前全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产业界机构已发布了超过40份人工智能准则,这些准则往往是在发布征求意见稿之后听取意见。“《治理原则》是在未发布任何内容的情况下,收集从业人员甚至普通用户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和愿景,这是《治理原则》最主要的一个特点。”

“负责任”是主题,涵盖人工智能的基础研发到应用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成为《治理原则》的主题,在受访专家看来,“负责任”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研发层到应用层,更应成为贯穿人工智能发展的一条主线。薛澜举例说:“比如我们提出的‘和谐友好’等原则,强调无论是人工智能提供的产品还是服务,都应该是负责任的、全面的,应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应该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避免误用,禁止滥用、恶用。”

《治理原则》旨在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构成了《治理原则》的4个主要亮点。

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实现“双轮驱动”。上海大学教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李仁涵说:“人工智能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还是第一位的。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应该及时纳入治理框架之中。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张旭表示,要平衡发展和治理的关系,对一些共性问题要加强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同时对于差异性的问题,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规范把《治理原则》的内容更好纳入进来,使示范推广和产品应用更好结合,推动《治理原则》的落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