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介绍,云从科技机场板块的业务推的相对较顺,云从的法宝是,与机场的大型集成商进行交流。“大的集成商在机场里业务非常熟,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他们一起来合作、推广, 拿下了一个集成商,就等于拿下了很多机场。”温浩说。 云从科技2018年也在主推刷脸登机,计划打造机场“大脑”,即可以对接机场大数据的管控平台,同时延伸出一些新的机场业务。 “比如智慧航显,在进了安检口之后,系统能自动识别人脸,乘客可在航班显示的屏幕上,看到航班登机口等重要信息。这一创新业务可以大大提升旅客的体验感受。”温浩说。 数据则更加亮眼。在安防领域,云从科技产品已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上线实战,截至2018年12月份已协助各地警方取得超过3万个案例战果,获得公安部高度认可;在民航领域,已有60家机场选择云从产品,覆盖75%的枢纽机场。 独角兽诞生:估值超230亿元 任何人都清楚资本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 2018年10月8日,云从科技宣布正式完成新一轮融资,据悉,至此云从科技共完成4轮融资,累计获得发展资金超过35亿元人民币,估值230亿元,正式跻身人工智能产业独角兽序列。 除元禾原点、越秀金控,刘益谦等原有股东继续跟投外,本轮新增了多家中国国家战略投资者,其中不乏知名地方政府基金,包括中国国新、广州产业投资基金、广东粤科金融集团、上海联升资本、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等国内顶尖资本。 云从科技透露,新一轮融资将加速中国国家人工智能平台的扩建及大数据技术的相关研发,也将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及硬件上下游产业布局、建设研发中心建设与培育人才队伍建设,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从2018年开始,云从科技正在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人工智能平台的角色,并与诸多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学术和商业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 当年9月26日,云从科技与浪潮集团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结合自身优质技术与资源,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和应用创新。 而在此前,云从科技已经与中科院、上海交大、四大行、公安部、中国民航总局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云从科技与浪潮集团的战略合作实现了人工智能平台架构三要素的优势互补。 此外,云从科技于2017年3月、2018年1月、2018年9月分别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高准确度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及应用”和国家工信部“基于自研SoC芯片的高准确度人脸识别产业化应用”项目建设任务。 据温浩介绍,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研发,云从科技搭建了三级研发架构:美国硅谷前沿实验室,中科院、上海交大两个联合实验室以及重庆、上海、北京、苏州、成都五个研发中心。 三级研发机构各司其职,各有使命:美国实验室负责前沿科技研究,保持云从科技对于最新知识的敏感度;国内高校联合实验室,负责将新技术快速地预演;研究中心结合着市场的实际需求,在预演基础上将技术产品化。 得益于此,云从科技技术领域的革新脚步正在不断加快。2018年云从科技更是先后在3D结构光、跨镜追踪、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等多个领域打破多项世界纪录,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发挥着创新发展的引领者。 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云从科技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比如巨大的安防市场上,从整个市场份额来看,云从科技并不算多,竞争也很激烈。2018年,云从科技瞅准时机开始转型:保持领先的核心技术,做标准化的产品。 “项目性的公司是做不大的,靠的是定制化需求,要做大很困难,因为不可复制,从2018年起我们转型做产品型公司,一定要把东西标准化、模块化,我们认为产品型公司才能做大做强。”温浩举例到,以安防市场为例,云从科技要面向更广阔的安防市场,除了公安,还有园区、学校,很多领域都可以用的产品。 此外,云从科技将继续参与顶层设计。2018年,云从科技推动了中科院总院和公安部签订战略协议,以进行实际的产业合作。“这也就是我们要充分依托中科院的出身,夯实国家队的身份。现在国家要求核心自主可控,在此背景下我们一定要代表国家在关键行业拿下核心技术,并进行产业化。”温浩说。 事实上,云从科技在创新方面的成绩也是两江新区极端重视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成立之初,两江新区便被赋予了“长江上游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两江新区充分发挥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中新示范项目核心区、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三区叠加的战略和制度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新区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两江新区还先后获批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以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此为契机,两江新区趁热打铁,从顶层设计上打出了创新“财税支持方式、人才激励机制、技术对接机制、科技金融体系和行政服务机制”的“组合拳”,以聚集全球先进要素,助力高质量发展。 而依托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和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智慧生态城三大创新平台,创新效应正在两江新区不断“发酵”。 目前,两江新区已经集聚了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34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35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件,R&D经费占GDP比重3.6%,“新三板”挂牌企业40家,占全市1/3,有力推动了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发展。 未来:促进重庆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6月13日,《人工智能产业独角兽TOP50》在两江新区发布,云从科技连续两年上榜。在外界看来,云从科技已经成为两江新区乃至重庆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在其发展背后,一个庞大且体系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也正在重庆悄然成型。 其中,两江新区正在抢抓新一轮全球产业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机遇。2018年年初,两江新区在数字经济上率先发力,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仅一季度,数字经济产业园内新增注册企业434家,其中,数字经济企业200家,数字经济企业累计达到3865家,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