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垃圾收运量、吨垃圾发电量、吨垃圾处置费等是决定垃圾项目回报率的重要因素。①垃圾收运量主要由一个城市的垃圾产生量以及收运体系是否健全决定,垃圾产生量主要由人口及人均垃圾产生量决定,这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息息相关,垃圾收运量将直接决定垃圾焚烧厂的产能利用率;②吨垃圾发电量主要受热值影响。生活垃圾的热值取决于挥发分、水分;从成分上说,塑料类、纸类、布类对热值的贡献很大。水分越高,热值越低。无机物高(与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加快及城市居民煤气化水平低有很大关系);发达城市有机物尤其是厨余非常高(与夏秋季节新鲜蔬菜瓜果的大量上市有关);发达城市纸类含量会高于其他城市(因其工商业发达和居民生活水平高),纸类或塑料含量高会使其C、H、O的含量优于其他,热值会相对较高;③吨垃圾处置费取决于和当地政府谈判的结果,一般垃圾量大、热值高的地方垃圾处置费可能低些,相应单位产能投资高的地方垃圾处置费可能高些。 六、开展垃圾发电投资建议 下面主要从投资角度对垃圾发电行业投资评估、投资壁垒、投资风险基础上,提出相关投资建议。 (一)对中国垃圾发电行业投资评估分析 (1)市场机会矩阵分析 就垃圾发电的市场机会而言,下面从政策机会、市场需求、区域需求、投资需求几个角度简要分析。 政策机会:今年1月,国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快组织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到2030年),增量市场规模可预期,垃圾发电将在接下来10年迎来更多潜在商机。 市场需求:根据现有数据,结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增长率,预计2020年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将达到3040亿,到2022年将达到4062亿,意味着未来两年的增量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 区域需求: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70%左右,新增2亿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这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将有大幅增长空间。预计到2022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将超过16000万吨。 投资机会:垃圾发电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在经济放缓、疫情形势下,垃圾发电行业的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削弱,是国企进入的新契机。 (2)进入市场时机判断 从近期先后出台垃圾发电中长期规划及补贴政策、竞争格局出现“国进民退”、新冠疫情爆发等行业内外部形势变化判断,今年是进入垃圾发电市场的一个新契机。 一是行业政策出台及竞争格局调整,为公司进入该领域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加快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各省要加快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到2030年),并指出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资金优先用于列入专项规划的项目。”4月3日,国家发改委又发布《关于有序推进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明确新增垃圾发电项目仍将继续获得国家补贴。另外,面对经济放缓、疫情等严峻形势,民营企业融资能力明显下滑,垃圾发电行业已经出现明显“国进民退”现象。因此,在增量市场仍有较大潜力、补贴明确、民企退出的情况下,应积极抢抓市场机遇。 二是行业外部环境变化,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防护服等需求剧增,疫情过后,佩戴口罩预防病毒已成为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国卫办医函〔2020〕103号)新冠病毒对热敏感,56℃的温度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生活垃圾焚烧炉炉膛内温度≥850℃,垃圾在炉内停留1~1.5小时(炉排炉),在该焚烧条件下,新冠病毒完全能被灭活。在控制掺烧比例且做好卫生防护工作的情况下,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炉排型)已成为处置废弃口罩的重要途径。 (二)垃圾发电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竞争壁垒 垃圾发电运营具有区域垄断的特点,必须有政府许可的特许经营权方可运营。特许经营权为30年,其中2年建设期,28年运营期。目前,竞争主体格局已基本形成,竞争壁垒相对较高,如山东市场基本由光大国际占据,河北市场基本由中节能占据。 (2)资金壁垒 垃圾发电项目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一个1000吨日处理量的电厂需投资5亿元左右。因此该领域的投资者一般是大型央企、国企、跨国公司,或者打通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民营上市公 司,资金壁垒较高。 (3)政策壁垒 目前,尚无政策壁垒。 (三)垃圾发电行业投资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 国家发改委在2012年出台《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801号),规定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kW·h,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0.65元/(kW·h)。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然而,垃圾发电行业存在补贴滞后、退坡或取消风险。未来如果政府削减对垃圾发电行业的支持力度,上述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发生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竞争风险 部分进入垃圾发电行业较早、发展规模较大、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研发能力的公司凭借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内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垃圾焚烧发电的市场潜力空间可能吸引更多的资本驱动型企业进入该行业,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未来获取新项目的难度将增加,新获取的项目的收益率也存在下降风险。建议介入该行业前期利用公司自身的资本优势与主要竞争主体采取联合投资体或收购股权等共同参与的双赢模式,在积累一定的运营经验、客户和市场份额后,再择机自主投资。 (3)邻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