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提供服务,主要快递企业均在PC电脑端、手机端APP等渠道显著位置设置了在线客服(包括人工客服与自助客服)。新浪黑猫投诉平台统计信息显示,11月11日后货运物流类有效投诉量环比前一周增加103.4%,顺丰、丹鸟、圆通、申通快递4家回复率均接近100%,处理普遍较好,顺丰及丹鸟响应较快,高于其他家,百世快递回复率仅87.9%。 南都记者注意到,就各快递企业在自助客服页面设置的一级问题类目来看,默认自助回复的热门问题多为查询网点/订单/运费/服务时间/催派等,顺丰、德邦、圆通、韵达的自助回答涵盖了电子发票业务,顺丰还增设了“更改收方联系方式” “转寄/退回已发出快件”等问答。 据南都民调数据,双11期间,在36.31%使用过快递公司客服的受访者中,近九成对客服基本满意,对顺丰速运满意度最高。7.2%的受访者感觉“服务态度差、响应速度慢”,其中尤以圆通速递最为突出;5.08%的受访者表示“处理后没有结果、反馈不及时”,中通表现最严重;3.67%的受访者认为“服务渠道单一,不方便”。 国家邮政局关于今年前三季度的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称,顺丰速运、京东物流在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方面均得分80分以上,位列第一梯队。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快递企业全网直营模式更有利于把控末端服务质量,即便产生投诉也能够全网统一处理标准,管理效率较高,积累的企业形象口碑带来较高品牌溢价,也更吸引商户和消费者使用。 【三】 个性化需求崛起:从标准化到“千人千面” 生鲜水果、珠宝陶罐、文件字画、家具家电……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断细分化的寄递需求,推动快递运输的形式和渠道日新月异,不同性质品类以及不同价值的快件,也有了由低到高不同层次对应的服务产品。 1、在线查询追踪包裹成剁手族高频刚需 南都民调发现,双11期间,78.1%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物流信息的在线查询追踪服务,其中,超过98%的受访者表示各大快递公司的物流信息更新及时且准确,有1.84%的受访者表示存在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物流追踪基于完整的物流网络,精准地掌握并告知消费者每个包裹的运输、分拣、中转、配送时间等动态,透明化的信息有利于事先规避和事后筛查物流环节产生经济损失,能够极大维护好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好评度。因此,越细节化、越及时的物流信息是快递企业的技术和能力的体现,而相对滞后的物流信息也将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 对于黄帆而言,网购后每天至少要看两次物流信息,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如果物流信息停在一个阶段很久不更新,就很着急,会想是不是出了问题”。她对南都记者回忆称,在某些快递品牌收寄件,曾遇到东西都已经收到了,物流信息依然是“在派送中”,或者是快递员下午已经揽收完包裹,直到第二天上午看物流信息还是“等待揽收”的状态。 而就不同品牌对比来看,消费者对顺丰速运的物流信息追踪服务满意度最高,其次为申通、圆通、中通快递,其他快递公司相比之下满意度有所差距。 2、多渠道花式寄/取件技能被更多人“解锁” 据了解,目前主要快递公司面向消费者推出了多渠道寄/取件、保价服务、先行理赔、订单个人信息隐藏、隐藏号码呼叫、可循环快递箱等多种个性化服务,涵盖快递安全、售后保障、绿色环保、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 据统计,关于快递公司多方面的创新举措,受访者对“多渠道寄/取件”的了解度最高,达到74.15%,有52.87%的受访者知道“保价服务”。受访者了解程度反映了企业服务效果的提升。 针对客户多元化需求,顺丰、菜鸟、京东物流等平台均做了寄/取件创新,上门、驿站、快递柜成为寄取件三大主流载体。针对用户可能产生的临时性变更需求,顺丰推出了更改收件人信息地址、转寄新地址、更改上门配送时间等自助操作。一位对快递平台服务颇有关注的用户对南都记者评价称,“顺丰比较完善,其次是京东。顺丰寄件方式包括上门取件,丰巢寄件和服务点寄件,上门时间、送达时间、付费方式也可以选择。” 3、寄递品类更趋个性化,消费者更信赖大品牌 南都民调统计显示,在快递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中,全程保鲜(生鲜寄递全程不脱温)和前置仓极速配送受到较大的关注,了解比例分别达到了27.44%和14.72%,消费者更期待网购的水果、大闸蟹、活鱼等应季生鲜产品在物流运输中得到充分的保鲜。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安全和时效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快递品牌的主要标准,尤其是针对高价值、易损灭物品。在寄光盘类易碎物品、或签证资料等重要证件时,童柳更习惯选择顺丰,“比较保险不会丢”。小杨也坦言,如果寄递普通物品,各大快递品牌差异不大,“贵重物品或者比较精致易碎品,以及赶时间送达的会寄顺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