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根据Bloomberg数据,公司2019年当年PE从1月底的18.9倍,逐步提升至10月底的最高值23.6倍,最终年底维持在30.6倍。结合公司的历史业绩发布公告来看,我们认为PE的提升主要由公司经营业绩不断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而拉动(主品牌保持较快增长、FILA持续超预期、迪桑特渐成气候)。2020年前3月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公司估值重回低位(21-23倍),4月估值水平伴随行业复苏已有明显上行。而草根调研显示,公共卫生事件后期FILA的恢复明显好于同行,有望带动公司整体估值走出类似2019年的上升走势。 1、FILA持续超预期的原因? 2015年后,FILA在行业内一骑绝尘,超高的零售增速不断刷新大家对于运动时尚品牌的认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原因1:精准定位25-35岁人群运动时尚需求,有效填补了当时国内运动时尚品类的市场空白;FILA拥有品牌时尚化基因,早在1970年代,当时FILA代言人比约·伯格就已开启网球运动服饰的时尚变革,2010年后运动时尚品类有巨大的市场空白,FILA服饰凭借面料技术提升了穿着舒适度,拓展了品牌除运动外的空间和穿着场景,获得了国内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认可。 原因2: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扩大市场影响力和覆盖人群,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a)FILA通过“多场景打造”适应消费环境变化,扩大品牌触达人群并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品牌定位获得成功后,FILA通过“多场景打造”等手段最大化地延长了品牌流行寿命。2017年,时任FILA总裁姚伟雄曾分享FILA的场景革命可分为四项具体做法,分别为:产品即场景、跨界即链接、分享即获取和流行即流量,通过对品牌场景的挖掘以及对产品线的扩充,不断扩大产品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此举也进一步加强了FILA品牌对于流行时尚的把控能力。 b)FILA通过跨界联名款制造热点并巩固时尚基因。FILA已合作过品牌包括美国时装品牌“staple”和香港知名时尚品牌“b+ab”等,已合作过的知名合作设计师包括Anna Sui、吴季刚、Ginny Hilfiger、林能平等,其中吴季刚已连续合作超过4年,Ginny Hilfiger的合作也超过了3年,与知名设计师的稳定合作保证了品牌内涵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FILA多个品牌系列的发布助力场景革命的顺利实施,使得品牌价值最大程度变现。安踏收购FILA品牌后经过4-5年的调整,终端流水呈现高速增长。2015年起,在主品牌影响力日益强大的基础上,公司连续发布子品牌FILA KIDS和FILA FUSION,拓展了从儿童、到青年和到成人的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为品牌中长期的发展打开了更大的空间。2018年8月,FILA发布FILA ATHLETICS打造高端专业运动子品牌,定位年轻人群,专注于网球、高尔夫等多种个人专项运动产品的销售。 原因3:管理层的超强执行力和狼性文化。尽管FILA整体的品牌运营与安踏各品牌保持相对独立,但内部仍呈现公司较为进取的文化和考核激励机制,对品牌的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除上述三点外,我们认为FILA未来增长驱动力还包括:1)低效门店的改善,2019年FILA的店效在80万元左右,但是仍然有40%的店铺在50万以下,这将是未来FILA门店整合和调整重心;2)加大鞋品类的占比,目前FILA的鞋品类占比仅有20%,与安踏主品牌和李宁相比仍然有较大空间,未来占比提升后将有效贡献客单价和连带率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FILA还远未到天花板,伴随着门店的适度扩张(5-10%)和同店较快增长,未来业绩不排除仍然有超预期的可能。 2、如何看待Amer Sports的价值? 回顾FILA成功的历史和正在冉冉升起的迪桑特品牌,安踏公司多品牌国际化的运营能力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展望未来,2019年安踏通过杠杆收购Amer Sports后,如何对这块业务进行估值持续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与市场部分观点不同,我们认为Amer Sports的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于当前的市值中,但是在中长期维度将给安踏带来估值溢价。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资本市场由于以下两大主要因素没有将Amer的价值反映在股价之中: 原因1:担心海外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 从2018年的收入结构来看,Amer Sports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美洲和欧洲市场(目前公共卫生事件最严重),占比分别为42%和43%,而亚太地区仅占15%。分季度EBIT结构来看,Q2是Amer Sports的传统销售淡季,对全年EBIT贡献较小。 由于海外市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因此较难准确估计Amer Sports 2020全年的预期收入和利润,我们认为7月是重要的观察节点,如果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在7月前得到有效控制,则对Amer Sports全年的收入利润影响较为可控。我们认为,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叠加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短期更加担心Amer Sports可能的大幅亏损对盈利造成的拖累,因此还未把并购Amer Sports后产生的长期协同效应溢价体现在股价中。 原因2:具备最大潜力的中国市场仍需要时间的培育 根据安踏和Amer在2019年12月的发布会,未来4-5年,Amer将专注于三个方面:大品牌:将始祖鸟、萨洛蒙和威尔逊品牌发展成“十亿欧元品牌”,聚焦鞋服品类,品类占比将从40%提升至50%;大渠道:加速布局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发展成“10亿+欧元渠道”,全球直营门店数量增长将超过2倍,全球电商年复合增长将达到30-40%,收入占比从11%提升至30%;大国家: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达4倍以上,自营门店数量增长达5-8倍,收入占比从5%提升至15%,美国市场增长约50%。 公司目标规划Amer未来4-5年收入复合增速达10%-15%,利润增速将高于收入增速,我们认为,如果不考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该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中国市场的表现,主要驱动力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