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国人在追捧与关注苹果,事实上,在邻国日本,对于苹果的追捧相对国人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大陆市场,iPhone 6和6 Plus预订给苹果带来了30亿美元营收。在中国,iPhone虽被热捧,但销量却不敌三星与小米,今年上半年,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7.5%,仅排名第7。在国内市场,苹果销量不仅落后于三星,也落后于国内本土厂商中华酷联和小米。 虽然说iPhone在全球很多国家市场都是排名第一或第二。但是要知道,日本这个国家有其特殊性,即自身在工业电子消费品等领域相对封闭自成体系,外来的品牌尤其在电子消费品市场的品牌几乎很难在日本打开销量,要知道,当年在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进军日本市场也同样不敌日本本土的索尼和夏普,全线溃败。而在2009年的时候,iPhone手机要进军日本市场同样被业界唱衰,但是一年之后,iPhone却霸占日本智能手机市场46%的份额。有数据显示,到了2010年8月,iPhone4的32G版和16G版两型号占据了日本71.1%的份额。而自此后,iPhone系列手机在日本基本上呈现一家独大的稳定局势。 到了iPhone6发布后,这种格局进一步强化,媒体数据显示,在今年9月最畅销的9款智能手机当中,iPhone 6占据其中7款。在10月份日本最畅销的智能手机中,前6名均为iPhone 6。在9月、10月和11月连续三个月,iPhone6都霸占日本智能机榜首。在日本的智能机市场,iPhone几乎一统天下。问题来了,iPhone为何能长期统治日本智能机市场? 软银引入iPhone实现本土化 突破了i-mode的封闭框架体系 前面提到,日本这个国家有其特殊性,即在iPhone手机冲击日本之前,日本的手机市场也是铁板一块,外面的品牌进不来,而日本的手机也长期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内循环体系。但日本移动互联网环境在彼时领先于世界。有学者曾指出,“日本是先有了移动互联网市场,才有了宽带互联网市场” ,这与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几乎都是反过来的,当时的日本的手机市场长期处于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的控制之下,而在2001年的时候,NTT DOCOMO就已经开始运营全世界第一个3G网络。 而众所周知,当时还处于功能机时代,在这个时候,NTT DOCOMO就建立了一套名为i-mode的封闭体系。日本智能手机在这套封闭体系下,是由运营商来主导整条手机产业链,即NTT DOCOMO负责3G网络运营、手机定制开发、同时又是内容分发平台。这与后来苹果以iOS为核心的封闭体系几乎高度一致。而NTT DOCOMO主导下的定制功能手机也是匹配了日本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环境需求,几乎可以完成智能机所能实现的大部分功能。 而iPhone在全球流行的时候,当初NTT DOCOMO计划引入iPhone,但接受不了苹果相对苛刻的条件:即苹果要求承诺一定的销量并开放NTT的专利,NTT DOCOMO因此放弃引入,但当时的日本较小的运营商软银顺应大势大力引进iPhone,并接受了苹果的分成与条款。甚至开展了无须首付、0元购机、一年内若电池损坏免费换机、并开发可以与当时日本用户习惯匹配的外接设备与APP,铺设大量WiFi热点解决软银自身频谱与网络不占优势的问题。这些措施都比较完整的让iPhone手机在日本实现本土化,并对应了当时的日本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环境。 对于软银来说,iPhone的成功引入落地吸引大批日本用户转入其网络,使得流量需求暴增。如此一来,iPhone成功吸引首批用户之后,相当于在日本运营商主导的手机行业封闭体系切开了一道口子,突破了i-mode的体系框架,吸引了越来越多追求高新技术与时尚、酷文化的日本年轻人。 NTT DOCOMO主导下的i-mode培养了用户习惯,为iPhone做了嫁衣 另外,前面也提到,NTT DOCOMO主导下的i-mode几乎与后来苹果以iOS为核心的封闭体系几乎高度一致。iPhone手机则是iPhone ios Appstore,相对于NTT DOCOMO的i-mode是一种用户体验更加更为优良的封闭体系。可以这么看,i-mode培养了日本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习惯与需求,但iPhone却有着更好的触屏与软硬件一体化体验,是i-mode的升级进化版。比如日本NTT DOCOMO主导下的功能机虽然较早就培育了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习惯与体验,但日本功能机无论在下载APP还是在搜索、购物、邮件发送、音乐、阅读、社交登录等诸多方面的体验都与iPhone相差甚远,加之i-mode的移动应用的开发框架落后,这使得追求新潮、酷、时尚文化的日本人加速投向iPhone的怀抱。 在iPhone全球化的大势之下,日本第二大运营商KDDI也开始引入了iPhone。在2013年,NTT DOCOMO也在利润与销量的压力下,也不得不与iPhone开展了合作,自此,iPhone基本上已经统治了日本智能机市场,到iPhone6发布之后,从日本智能机市场排名来看,iPhone在日本一家独大的格局已经进一步强化。 可以看出,日本NTT DOCOMO的i-mode培养了用户习惯,但在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情况下,i-mode模式相对于苹果App Store来说过于复杂与繁琐,但iPhone却通过一种更为优良先进的模式在软银的宣传推广下,成功接盘了日本的主流用户,因此,NTT DOCOMO的i-mode多年的封闭软硬一体化的移动互联网运营培育的用户习惯与用户基础,却恰好为iPhone做了嫁衣。 日本手机业长期为运营商代工 欠缺软件生态布局与用户需求感知 可以看出,日本手机业成为封闭,败也封闭。i-mode匹配了日本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的市场需求,但在这种体系下,日系手机长期沦为运营商的代工厂,沉醉于手机各部件硬件做工的打磨,导致手机的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在移动互联网环境突飞猛进之时,进而丧失了对于用户需求与整个市场大势的感知,比如在软件生态建设显得落后,我们知道,索尼在移动终端的衰退节点与iPhone进入日本的时间点几乎是契合的。 索尼具备过强的硬件制造基因,但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几乎是空白,在工业时代,索尼是日本的骄傲,但在移动互联网全球普及的大势下,索尼手机的硬件体验却逐步丧失了对于用户体验的感知,从索尼三防手机到引以为傲的XperiaZ系列,z、z1、z2、z3等旗舰均处于被市场遗忘的角落。而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手机业的衰落,使得iPhone手机在日本找不到强有力的对手,这是iPhone进而可以轻易攻陷日本智能机市场的客观外部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