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牛头山军事敌台的发现与探析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3
摘要:牛头山位于天子湖镇长隆村境内。东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吉古城遗址3公里,南距安吉县城约15公里,西距鄣吴镇鄣吴村2公里,北距长兴泗安8公里,处在天目

牛头山军事敌台的发现与探析

牛头山军事敌台的发现与探析

牛头山军事敌台的发现与探析

牛头山军事敌台的发现与探析

  牛头山位于天子湖镇长隆村境内。东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吉古城遗址3公里,南距安吉县城约15公里,西距鄣吴镇鄣吴村2公里,北距长兴泗安8公里,处在天目山脉浙江境内的西支山脉与江苏茅山山脉的交接部。

  一

  2008年,正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阶段。5月5日清晨,我接到安吉县旅游局总工程师王正南先生(现任安吉县文旅局副局长分管文物博物馆工作)打来电话告知:长隆村村支书刘公报告,牛头山山顶发现有杨家将打仗时留下的遗迹,希望旅游局对牛头山进行考察,拟开发旅游项目。为此,正南先生约我一同前往实地调查。

  一大早,我们两人从县城驱车直奔目的地——长隆村牛头山,早早等候在牛头山脚的村支书刘公,领着我们从南坡竹林登山。

  穿越竹林数十米,即进入荒柴间的陡峭山路,攀行百余米至两“牛角”间的山脊,抬头只见宝塔似的顶峰直耸云天,虽近在咫尺,山里出生的我清楚,登上极顶尚需十倍之力。沿着山脊的小路倒也平缓,不觉到得“宝塔”脚下。然山路陡险,我等只得拉开距离,否则刘公抬腿必碰及我的脑袋,好在古人于悬崖峭壁凿有一架“登天云梯”。我等顺着云梯往上爬,突然发现沿云梯外侧的岩石面有几个人工挖凿的石孔,推测当属古人为架设“登天”攀扶之木桩所留,惜攀扶借力之构架早已朽去,令我等望孔兴叹,只得借力于梯旁石缝间长出的青柴一步一步地攀爬。终于爬得临近绝顶,一处人工开凿的石构隐现于道旁柴草丛中,清除柴草拨开灰泥,一台完好的单堂石灶凸现在我们的眼前,锅沿同心圆似的规整,山形火门,微圆的火塘实乃鬼斧神工。我急忙掏出现代设备,对着石灶横竖上下,喀嚓、喀嚓摁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快门。

  登至顶峰,俯瞰阡陌纵横交错,顿时有登泰山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煞是心旷神怡。刘公忙着“指点江山”:“那是安徽广德,那是泗安仙山,那隐隐可见的便是安吉县城。这是石床,这是石灶。据老人说,这些石孔是杨家将穆桂英打仗时插军旗的。”我尚未来得及思考,他迫切地想把所掌握的信息一鼓脑儿都讲出来。没等刘公介绍完,我忍不住插了一句:“这些石构属人工开凿无疑,但杨家将不在这里打仗,怎会留下遗迹。” “那么这些石床、石灶、石孔又是派什么用场的呢?”刘公急切地问。

  我仔细揣摩着这些石构遗存,发现山脊东西两端各有一组大小不一的人工挖凿的石孔,洞壁有垂直的、斜向的、横向的应为支撑或牵拉建筑的柱洞。东端一组排列有序,呈东西向两排分布;西端一组呈星点状分布于高低悬殊的岩石面,数量相对多于东端。

  不觉已近中午,尚未来得及对所谓的石床作细细观察,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细雨,刘公再三催促:“要下大雨了,赶快下山,否则我等将成落汤鸡了。”无奈只得从原路撤下山。

  二

  虽山里出生,因偶尔登山实感困顿,当晚一觉睡至大天明。

  次日,匆匆咽下早点,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普查队全体队员一行七人,会同刘公再次登上牛头山。

  普查队按照文物普查规程提取相关历史信息。牛头山,山脊走向245°,海拔297米,遗迹分布面积东西长近90米,南北宽约30米,位于东经119°34'32" ,北纬30°46'09"。七、八个人忙了整整一上午,初步模清了牛头山的大致概况:顶峰山脊犹如鲫鱼背,西、北两侧悬崖峭壁,南侧相对平缓。遗迹可分多个单元。

  山脊东端一组柱洞呈东西向排列,长8米、宽4米,在北边一排柱洞的东北角,另有一处乃牛头山制高点,裸露的岩石面有5个洞孔呈四瓣梅花状分布,居中一个孔壁垂直的洞孔直径相对较大,四角的洞孔直径相对较小且孔壁统一向中心倾斜。

  山脊西端的柱洞虽呈星点状分布于高低悬殊的岩石面,但站在高处俯视,最外围的柱洞仍能明显看出呈近方形分布,长宽基本相等边长约8米左右。

  根据这两处柱洞分布,及柱洞分布区石缝间发现的残瓦推测,应该是建筑遗迹,至于两组柱洞分布各异,是因为东端山体相对平整,便直接用柱子支撑营构建筑,而西端因岩石高低错落,故先于高低错落的岩石面凿孔,用木桩支撑起一个平台再营构建筑。

  东西两组柱洞相距约80米,在两组柱洞间的山脊有一处明显下凹且存有炭灰的遗迹。

  山脊南侧避风处自山脊东端延伸至西端,有长近百米人工开凿的石构遗迹,但已被草灰淹没,只局部露出所谓的石床和石灶。

  山脊西端建筑遗址区及东北角约5米处的孤立岩崖面有多处石刻,可惜大部分已风化,惟“天下太平”及“葉金”、“沈雲”两个姓名尚可辨认。

  为了进一步探清山脊南坡所谓石床的确切功用,我们组织民工对所谓石床分布区的东部进行了为时8天的小范围试掘清理。

  试掘区揭示出的遗迹表明,所谓的石床区原本是一处与山脊东西两端建筑遗迹相比,规模更大的建筑基址,一排排柱洞将开间划分得清清楚楚。

  根据试掘区显现的开间及暴露的6座石灶推测,山脊南坡原有长达数十米的建筑。从柱洞及岩石面的加工痕迹分析,这处建筑依山势而建,即靠山脊之上坡将岩石挖凿至相对水平,下坡处在岩石面挖凿柱洞,用与上坡相对水平的木桩支撑起上坡下凿的岩石面,在柱顶与岩石面架起横梁搭建成一个平台,再在平台上营构建筑,类似干栏式建筑。试掘区范围共有四个单体建筑,两建筑间均凿有登绝顶的台阶,并凿有宽、深大致在5厘米左右的排水沟。这些排水沟均汇聚至下坡挖凿出的平面呈“凹”字形,下坡凹口可置档板,即三边石壁一边木板的坑。推测,这是为了解决山顶缺水之困难,每条排水沟最后汇以石坑畜水备用。该建筑规划科学,排水蓄水考虑周密可见一斑。

  试掘区出土有两个时期的遗物,既有春秋时期叶脉纹、曲折纹等坛、罐类的硬陶残片,另有宋代褐釉、影青瓷碗和韩瓶等残片,同时出土的还有极少量的残瓦。

  三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