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面临着汽车消费需求增长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步伐之间的矛盾。现在放开或者松绑限购应该是一个时机,限购城市的消费能力较强,能够有力拉动汽车消费。伴随城市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措施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交通拥堵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目前,部分省市已经采取了解除或者松绑限购措施。希望因城施策逐步推进。 付于武: 汽车限购政策的松绑或者取消,考验着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简单以限购这一“堵”的方式,看似见效快,但抑制了汽车消费需求。解决松绑或者放开限购后的交通拥堵问题,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这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我认为可以通过交通智能化升级、错峰上路、城市道路规划、增加停车场供给四个方面改善交通环境。 苏晖: 汽车限购是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采取的措施。比如北上广等城市,是不是需要一直限购,值得探讨。我认为应该松绑甚至放开限购,让这些汽车消费潜力很大的城市带动经济发展。交通拥堵等现象的出现,是汽车消费增长迅速的体现。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高速公路建设得以迅猛发展。也正因环境污染的问题,让我们下大力气发展新能源汽车。 3。 在2010年和2015年国家两次采取购置税减半政策拉动汽车消费。当下,我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你认为是否需要再次启动购置税减半政策?拉动消费效果会如前两次明显吗? 李邵华: 此前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是短期政策,在当时的撬动作用非常大,但也要看到边际效应的逐步衰退,在后期带来市场消费透支和波动。国家在这一轮统筹汽车消费政策中,应该会从长期的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中汽协近期在向政府提出市场激励性政策方面的建议中,也提到了购置税方面内容,其中包括小排量节能环保车购置税的分级管理措施。这一建议不是一两年的短期政策,而是希望从长期考虑,发挥税收引导和调节的作用。 付于武: 我一直赞成对小排量汽车应实行长期稳定的购置税政策倾斜,这有利于市场结构的调整,引导汽车消费向小型车发展。由于居民消费购买力下降,再次启动购置税优惠政策,或许也难再现前两次实施购置税减半的消费刺激效果。 4。 目前广东等地推出汽车下乡政策,这个政策能激发多大市场和消费潜力?是否需要专门加大推广新能源车力度? 付于武: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广大农村地区对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特别是小微型新能源电动车有很大需求,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汽车下乡。农村地区汽车消费市场是一片商业蓝海。车企可以通过差异化经营,研发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车型。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有必要。 李邵华: 农村市场是汽车消费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首购车的需求增长点。希望有更多省份,能够参考广东省的做法,出台更加具体的措施。汽车下乡对农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个机遇。从基础设施建设来说,一些新城镇反而比部分传统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更为容易一些,因为他们处于规划建设过程中,可以统筹考虑新能源设施与其他类型基础设施建设。 苏晖: 我认为这一轮汽车下乡可以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农村居民居住空间和面积稍大,更有利于建设充电桩。发展新能源车,也可以减少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善农村居民出行也需要提升汽车消费的普及率。 曹鹤: 汽车下乡可以发展燃油车,也可以推广新能源汽车。另外,城市的公共充电设施的密度还需提升,农村充电设施的建设也不是能快速实现的。我认为,这一轮汽车下乡的补贴力度应该加大,比如可以形成国家和地方“双补”,刺激居民消费。 5。 降低二手车增值税更利于经销商还是消费者?刺激二手车消费,是否应该在建立车辆第三方评估渠道等方面下功夫? 付于武: 我们二手车销售跟新车的销售一直不成比例,跟国际二手车市场发展也有差距。二手车经营还未实现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此次大幅降低二手车增值税的力度很大,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将会催生二手车经营专业机构出现,也会让二手车销售更加规范。现在的二手车交易平台还不够完善,需要真正的专业机构,包括第三方的评估机构,确保二手车市场健康运行。 李邵华: 降低二手车增值税直接受益的是经销商,但整体看对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为有利,从而让消费者受益。过去,存在不少个人对个人的二手车的交易方式,避开增值税的缴纳。这不仅不利于二手车市场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还引发二手车市场交易乱象,让消费者失去信任。此次提出二手车交易增值税下降75%,有利于市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交易评估方面就会更加规范。 曹鹤: 提升二手车消费,还需要创造更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除了建立第三方评估渠道,还应该加大“不诚信”商家的惩治力度。 6。 新能源车补贴和免购置税延长两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购买新能源车紧迫感,是否会出现“等一等”的心态拉长消费周期? 付于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