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学目前在中国的电池生产布局主要集中于江苏南京,在2003年成立了南京消费电池工厂后,又分别于2014年和2018年开工建造了南京栖霞和滨江两座动力电池工厂。中国电池业务的蓬勃发展也带动LG化学在中国业绩的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和欧洲已经成为近年来LG化学全球业务中收入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 综上,不包括南京消费电池工厂产能,我们测算2019年LG化学在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至少为23GWh,预计2020年将达到35GWh,到2022年将达到55GWh。可以看出,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日韩系电池龙头企业中,LG化学产能规划最为积极,企业战略重视程度最高,未来发展势头也因此值得期待。 (2)宁德时代:全球龙头联手特斯拉 宁德时代2月3日公告,拟与特斯拉签约供应动力电池产品,正式成为其继松下、LG化学之后第三家电池供应商,供货期限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的合作,将加速推动特斯拉产业链本土化,同时也将带动宁德时代本土产能的进一步扩张。 宁德时代最早从2012年开始展开与华晨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正式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之后在2014年成立了德国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对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成功将锂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形成循环闭环。2017年公布与上汽合资成立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017年松下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为10GWh,被宁德时代超过,宁德时代开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 为捍卫动力电池王者地位,宁德时代近年来动作频频,在国内各地不停建厂投产,以保证产能充足。2017年6月,公司宣布在溧阳建设江苏时代一二三期项目;一年后的18年6月,公司进行IPO募投以推进宁德湖西区项目建设;2019年又追加投资20亿元进行湖西项目扩建;2019年12月又宣布四川宜宾动力电池项目开工建设,产能规划为30GWh。不仅如此,公司分别与上汽、广汽、东风、吉利等整车厂合资建厂,扩充车企“朋友圈”,在动力电池行业版图中不断开疆拓土。据我们测算,宁德时代目前已经公布的在建规划产能总计为202.6GWh,当前产能为40GWh,意味着未来3年内宁德时代将有超过3倍产能提升空间。 5.3 欧洲电池扩产:三大电池势力,逐鹿欧洲市场 (1)宁德时代德国:龙头触角伸向海外 宁德时代最早从2012年开始展开与华晨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正式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之后在2014年成立了德国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对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成功将锂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形成循环闭环。2017年公布与上汽合资成立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根据宁德时代招股书,2017年宁德时代超越日本松下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销量达到11.85GWh,高于松下10GWh,2018年销量21.18GWh蝉联冠军,市占率达22%,继续领先松下的20.75GWh。根据公司年报,2018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达到296.11亿元,同比增长48.08%,归母净利润33.87亿元,同比下降12.66%,主要源于公司2018年产销高速增长,市占率大幅提升。 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纷纷加大欧洲布局的背景下,作为行业龙头的宁德时代也在德国建厂落子,加入欧洲电动化潮流。2018年7月,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协议,将投入2.4亿欧元在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计划于2021年投产。2019年6月公司又决定追加投资额至不超过18亿欧元,建设期不超过60个月。据《德国商业日报》报道,公司的欧洲负责人马蒂亚斯·曾特格拉夫在一次汽车会议上表示,公司拟在原目标之上大幅提升工厂产能。他表示,将在第一阶段2022年实现14GWh产能,预计最晚到2026年可实现100GWh产能。10月18日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于正式动工。 目前宁德时代海外销售占比较低,2018年经过连续提升后境外收入占比依然仅为3.53%,贡献收入10.44亿元。未来德国产能投放后公司有望全面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 根据公司公告,2018年7月9日宁德时代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欧洲生产研发基地的议案》,同意在欧洲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预计投资金额为2.4亿欧元。今年6月25日宁德时代再次发布公告,将原计划欧洲产能建设的投资金额从2.4亿欧元上调到不超过18亿欧元。这将进一步深化宁德时代全球化战略产业布局,提升欧洲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的产能及研发能力。 根据搜狐新闻2月引用德国《经济新闻报》的报道,中国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马蒂亚斯-岑特格拉夫近日在德国波鸿举行的汽车研讨会上宣布,宁德时代计划将德国工厂的产能从原计划的2022年14Gwh提升至2026年100Gwh。届时,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 (2)Northvolt:欧洲本土电池加入扩产竞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