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级车在2020-2021年政策约束下:通过成本消化和售价下降重新释放需求。若2020年某A0级车型续航里程将继续升级至400km,假设单车补贴2.25万元降至1.8万元,经过改装磷酸铁锂、CTP方案应用和带电量优化,动力电池包成本减少近2.4万元,考虑为实现销量释放,售价回落至10万元,毛利率预计从6.43%升高至9.01%。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出,动力电池包成本减少近7000元,毛利率将从9.01%下降至2.54%。 A00级车在2020-2021年政策约束下:成本难题构成销量增长挑战。若2020年某A00级车单车补贴统一为1.8万元,百公里电耗优化至10kWh/100km以内,动力电池包成本减少近2.4万元,若价格维持不变,毛利率预计从-24.68%转正至5.82%,亏损情况有所好转。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出,动力电池包成本减少近3500元,毛利率再次转负,对销量释放重新构成挑战。 2.5 投资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双积分趋严激励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多层次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盈利改善,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及磷酸铁锂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一)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仍然属于新生事物,考虑产品稳定性、使用便利性等因素,对消费者接受度仍然较低,因而带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不确定性。(二)中游价格下跌超预期。在补贴标准下降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价格都承受一定压力,其中中游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如果面临供过于求带来的价格超预期下跌,将影响行业盈利水平。 3 有色:锂电材料——底部向上,趋势明确 巨国贤 juguoxian@gf.com.cn S0260512050006/ SFC CE No。 BNW287 黄礼恒 huangliheng@gf.com.cn S0260519080005 3.1 锂:重视锂价底部反弹及氢氧化锂投资机会 1。 锂价基本触底,2020年有望触底反弹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叠加锂资源及锂盐供应紧张,锂价自2015年开始持续大幅上涨。2016年Q1,政府开始查处新能源骗补行为,补贴迟迟无法发放到位,下游需求未如预期增长;Q2电池市场以消耗Q1库存为主,碳酸锂市场需求较弱,价格自5月开始下滑。由于氢氧化锂应用较碳酸锂更为高端,且当时国内生产商较少,因此价格并未大幅走低。2017年Q2,在需求强劲带动下,下游开始主动补库,价格恢复上涨至年底,供给端产能快速释放叠加退补政策,锂价开始回落至2018年底。 2019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受年初青海地区及部分锂辉石生产大厂产量收紧及退补过渡期新能源汽车“抢装”影响);Q3起随着新能源补贴过渡期结束,下游需求迅速弱化,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目前已进入底部区域,电碳价格低于5万元/吨,基本触底。 2020年若青海盐湖、江西锂云母、SQM进口等低成本碳酸锂可能快速放量抢占市场,或将加速高成本产能出清,碳酸锂价格有望在Q1触底。而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化及欧美新车型下半年集中投放市场,若正极材料及电池厂预期向好,有望提前主动补库,导致锂价反弹。 2。 高镍化趋势有望带动氢氧化锂需求快速增长 目前锂盐供给压力主要在碳酸锂(盐湖、云母),但电动车新增需求主要在氢氧化锂(欧美车系新车型动力电池以高镍化为主)。氢氧化锂和碳酸锂市场将逐步分化,随着新车型集中投放,氢氧化锂需求或大幅提升,价格价格有望提前反弹。已经进入欧美车系供应链的高端氢氧化锂厂商将继续享受高溢价。全球来看,氢氧化锂供应商需紧密跟踪和关注:(1)已进入海外车系供应链的一线氢氧化锂供应商(ALB、赣锋锂业、Livent)及紧随其后的天齐锂业;(2)主攻国内、备战海外的二线供应商(海门容汇通用锂业、雅化集团、瑞福锂业、威华股份)。 3。 长期看新能源汽车仍将是锂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手机等3C电子产品进入存量时代,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的锂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2020年销量达到200万辆目标不变。另外,欧洲传统车企也加速新能源车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趋势逐步由中国补贴推动过渡到由欧美车厂新车型集中投放推动。 全球锂需求有望在2025年突破100万吨LCE。我们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考虑了5G手机带电量的提升,对未来几年的锂需求进行测算发现,全球锂需求有望在2025年突破100万吨LCE。 3.2 钴:钴价底部反转,有望继续上涨 1。钴价及企业业绩已触底反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