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钴价从2018年4月开始下跌,从69万元/吨下滑至2019年7月份的22万元/吨触底反弹,本次底部位置接近历史低位,也触及企业生产成本,反弹后伴随着嘉能可公布年底停止mutanda钴矿生产,行业预期供给收缩,价格持续上涨至10月初的31万元/吨开始回落,目前价格为28万元/吨,且嘉能可已确认提前一个月关停mutanda钴矿。钴价已反复确认底部,预计2020年有望反转上行。 从企业盈利来看,华友钴业和寒锐钴业等主流钴生产商企业与钴价高度相关,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随着钴单季度均价的下滑不断下滑,从2018年Q4和2019年Q1这两个季度来看,钴价分别为42万元/吨和31万元/吨,华友2018年Q4亏损3.8亿元,2019年一季度实现微利0.1亿元,寒锐2018年Q4微利0.1亿元,2019年Q1亏损0.6亿元,由于2019年Q2钴价继续走低,直至Q3开始反弹,因此企业利润Q2触底,Q3回升,我们预计随着钴价反转上行,钴生产商盈利在Q4及2020年将持续向好。 2。 嘉能可旗下Mutanda停产将导致2020年钴矿供给收缩 根据USGS数据,2018年钴矿储量49%分布于刚果(金),钴矿产量66%产于刚果(金),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矿供应国,刚果(金)在产的主要钴矿主要集中在嘉能可、洛阳钼业等大型供应商。 从供给增量来看,未来钴主要的增量来自于嘉能可Kantaga矿和欧亚RTR项目,2019年主要增量在于嘉能可Kantaga矿( 2015年Q4停产,2018年Q1复产,复产后逐季放量,2018年Q1-Q4产量分别为0.5、2.5、3.5、4.6千吨)。嘉能可在2019年半年报中提示年底关闭旗下Mutanda铜钴矿(2018年该矿钴产量2.73万吨,约占全球钴产量20%),根据SMM消息,目前已关停。因此嘉能可在最新的产量指引中下调了未来几年的钴产量目标(2019-2022年分别为43、29、32、3.2万吨)。 3。 2020年新能源车预期修复及5G换机潮有望带动钴需求增长 从消费电子来看,全球主要消费电子种类进入零增长和负增长,2018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下滑4%,全球PC出货量增速约为0%,全球平板出货量下滑11%。2019年上半年依然负增长,但Q3起增速转正,预计2020年随着5G商用带来的换机潮以及单机带电量提升,将有效带动钴需求的增长。 从新能源汽车来看,钴主要用于新能源三元动力电池的生产,三元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全球新能源乘用车过去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0万辆,其中中国产量在100万辆左右,全球占比50%。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增速下滑较大,预计2020年将恢复高增速。同时特斯拉、大众等欧美新车型也将集中投放。总体上看新能源车领域对钴的需求仍然保持较高增长。 3.3 投资建议 目前锂价基本触底,行业供需边际逐步改善,以特斯拉为首的欧美车系电动新车型放量在即,产业趋势再度升级,建议重视锂电材料长期投资机会。2020年有望迎来新能源车中游正极材料及电池厂主动补库周期,或带动锂价底部反弹。另外,随着欧美龙头车企新车型集中投放,其高镍化发展趋势将带动高端氢氧化锂需求快速增长,具备产能和技术优势的氢氧化锂生产商有望继续享受高溢价。 目前钴价及企业业绩已经触底反转,行业中下游库存低位,2020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中下游主动补库及5G换机潮启动,将有效提振钴需求,叠加嘉能可停产导致钴矿供给大幅收缩,全球钴行业供需预计呈现紧平衡态势,钴价有望持续上行。 风险提示:碳酸锂的供给超市场预期,钴矿的供给超市场预期,新能源汽车需求低于市场预期等。 4 汽车:新能源——电气化是行业总体方向,双积分将迎变革 张乐 gfzhangle@gf.com.cn S0260512030010 闫俊刚 yanjungang@gf.com.cn S0260516010001 刘智琪 liuzhiqi@gf.com.cn S0260518080002/ SFC CE No。 BOT241 4.1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短期承压,电气化仍是长期趋势 新能源乘用车短期连续出现调整。根据乘联会、中机中心统计,19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06.0万,同比累计增长4.4%%,但19年下半年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同比持续下滑,7-12月份同比增速分别为-5.7%、-15.9%、-34.1%、-45.1%、-41.1%、-14.0%。 新能源调整受补贴退坡影响,也与C端真实需求占比有限有关。根据我们统计,近五年来限牌地区贡献了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的一半左右,出租租赁车型占比在不断提升。对于大部分C端用户而言,电动车便捷性上仍低于燃油车,后续随着价差的逐步收窄,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日益增强的产品力,后续市场会逐步走强,尤其是对于豪华车及小型电动车领域。而普混、48V汽车则在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上,在全生命周期来看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同时,未来在新的双积分政策指引下,48V/混动车型在供给端和终端的关注度也会逐步提升,比如丰田、本田逆势增长也部分归因于其主推的双擎混合动力不断被消费者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