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1
摘要:“虽然很累,但我很感动。”习近平同志深情地说,“那样一个地方,你去了一次,人家记你几代。现在他们还会说,当年习书记到过下党乡。冯梦龙在寿宁当过知县,上任时路上走了半年。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为官都想当

“虽然很累,但我很感动。”习近平同志深情地说,“那样一个地方,你去了一次,人家记你几代。现在他们还会说,当年习书记到过下党乡。冯梦龙在寿宁当过知县,上任时路上走了半年。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为官都想当舒服官,那还不如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呢。”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合作社社员在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采茶(2020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今天,千千万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正坚守在最贫困的地方,进村入户、一人一策,找准“病根”,拔掉“穷根”。

两年前,四川大凉山的山路崎岖险峻,习近平总书记不远千里去到那里,给那里的彝族群众带去关怀和希望。

开门是悬崖,背后为绝壁——大凉山深处,阿土列尔村人祖祖辈辈对“路”的形象认知,是从一道道绝壁、一道道天堑开始的。

公元前130年,汉朝使节唐蒙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意欲修建西南夷道而“不成”。夷道艰险,难于登天。这里的村民们用木棒和藤条在最险要的地方编成藤梯,这些“天梯”就是他们抗争命运的唯一出路和希望。

“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电视新闻报道时,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在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后,总书记的心里“稍稍松了一些”。藏在云端的“悬崖村”办起旅游,招揽客人;忧心忡忡的父母,从此不再为儿女的上学路担惊受怕。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悬崖村”搬新家的村民在山下公路边合影留念(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脱贫攻坚为亿万人民打通奋斗之路——

“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贫困地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此刻,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奋力冲刺时不我待。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悬崖村”村民沿着钢梯下山,准备搬进新家(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我多次讲,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面对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等现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清醒冷静、沉着应对。

从初到梁家河的知识青年,到为国为民夙夜在公的人民领袖,习近平同志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覆满冰雪的乡村路、走过滚滚麦浪间的田野小道……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今天,他正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文字记者:赵承 霍小光 张晓松 侯雪静 林晖 施雨岑

视频记者:刘畅 范军威 丁春雨 李佳琳 张晟 李姝莛 恩浩 蔡志坚 刘勤兵

视频报道员:刘瑛 王国艺 张鑫鑫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