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1
摘要:这是江西井冈山神山村新貌(2020年4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浩波 摄 在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张成德家中,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吕有金家中,在安徽金寨汪能保家中、陈泽申家中,在宁夏固原杨岭村马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这是江西井冈山神山村新貌(2020年4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浩波 摄

在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张成德家中,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吕有金家中,在安徽金寨汪能保家中、陈泽申家中,在宁夏固原杨岭村马科家中……习近平总书记翻开一本本扶贫手册,“移民直补”“公益林补贴”“计生奖”“劳务收入”,他察看着一项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细致询问他们的收入和支出,同困难群众一起盘算脱贫致富的门路。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拼版照片:上图为脱贫前的江西井冈山神山村一角(2016年1月摄);下图为2019年9月拍摄的江西井冈山神山村一角。新华社发

不仅是贫困户的收入支出账。全国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能否精确到一家一户,这本账,更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不能搞“大水漫灌”,对贫困人口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总书记所说的“心中有数”“精准识别”,直指扶贫工作的要害。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在宁夏固原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在茶馆展示茶艺(2018年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一项史无前例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国展开。2014年,扶贫系统在全国范围开展贫困识别。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

有了这本“账”,扶贫开发进入了“滴灌式”精准扶贫新阶段。

小账本,大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对扶贫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形成精准扶贫方略,促进了中国扶贫工作大发展。

脱贫攻坚以来的7年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9000多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规模。

(三)

茶和果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

端起一杯清香的安吉白茶,这一片片致富的金叶子曾经只是偏僻山村的普通作物。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采茶工在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的茶山上采茶(2018年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时任白茶基地负责人梅喜英还清楚地记得: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沿着泥巴路走进茶园,询问白茶推广种植情况——白茶是怎么引进的,怎么扦插、采集、加工,销售情况如何。

“没想到作为省委书记,竟然对茶园里的事这么清楚。”梅喜英回忆,那次调研后不久,安吉县的白茶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政府注册了“白茶之乡”品牌,免费培训茶农,拓展出茶文化、茶工艺、茶食品等白茶产业链。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

采茶工在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的茶山上采茶(2018年3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如今,黄杜村白茶种植面积已从5000余亩扩大到1.2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昔日荒山变身“茶海”,村民收入也从“一天赚一块钱”变为年人均超过3.6万元。

致富不忘党恩,先富不忘后富。

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件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