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什么?武汉的各大小医院急缺防护用品,省外同学甚至海外同学纷纷联系货源想支援武汉,我帮忙整理各医院同学的需求和联系方式,帮忙多转发一些防护用品的信息,参加武大校友会发起的捐款捐助。与临床同学们相比,我做的实在太少。 我能做什么?网络上各路谣言纷飞,扰乱民心。作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我觉得对大众包括医生同学们进行必要的科普是责无旁贷的。于是每天针对出现的谣言,不断辟谣科普,用事实说话,用科学的语言让大家相信:科研工作者是医生们坚定的好战友,他们的科研工作成果是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 我能做什么?临床同学们长时间处于救助重症的医疗状态,与家人隔离,出现了不少心理创伤。他们不能也不敢对亲人诉说,怕亲人们担心。这时候当他们的倾听者,当他们吐槽的垃圾桶,并给予信心和支持,我能做的不多。 我还能做什么?在基础通识课的第一课上,我用古希腊哲学家的洞穴之喻告诉学生,教育是提升自己明辨是非能力的唯一途径,而自我教育和反省是教育成长的重要环节。他们的回答让人欣喜,有的说出学习的意义,有的找到了人生偶像和人生目标,有的想到要成为对社会有责任感有价值的人。 封城的这一个月,看了两本书,推荐给了今年专选课《传染病学》的学生们。每天不管多晚都记日记。毫无质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时刻应该就是摘下口罩能与同学们同事们自由交流的时刻。相信武汉一定能度过难关,这一刻一定会来临。 围城里的守卫者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储建国 疫情爆发后,我联系社区了解防控情况,得知一些物业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赶回来工作后,我就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社区的志愿服务离不开“帮忙”两字,帮忙居民们出门登记,量体温;帮忙老人拿生活必需品;帮忙小区居民集中购菜;帮助确实需要出行的人联系单位拿介绍信…… 有人为我担心,说社区工作存在很大的风险。风险的确存在,但我是第一届业委会主任,又是党员,这时候不来帮个忙,还指望谁呢?更何况社区工作人员风险更大。做了几天社区志愿者,与社区成员朝夕相处后,我也更深刻体会到了这次疫情对家庭、社区归属感的强化。社会之树无论怎么生长,都应该从这里播种、发芽。 等疫情过后,走出家门,主动跟小区的人热情地打打招呼、聊一聊,应该是很多人都想做的事。外面的朋友想像小区封闭后,居民的生活会非常艰难,其实,大家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出现匮乏的情况,基本的生活秩序没有很大问题。这也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物资比较充足,也感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一群人的坚守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辅导员 王黄磊 疫情期间,我担任武汉市第七医院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和中南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三个方面工作:组织协调工作,紧密联系中南医院、七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和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与工作人员,共建精诚合作方式、着力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后勤保障工作,在交通运输、住宿饮食和非医疗区安全防控等方面精准覆盖,保障医护人员的生活供应和感染防控;捐赠联络工作,联系、接收、安置社会爱心捐赠物资,协调中南医院对七医院医疗物资的定向支援。 有两个微信群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消息,一个群名叫“战友加油”,一个群名是“武汉加油”,一个月来,一群人的坚守和一群人的关爱让我特别深刻的体会到了为什么我们能战胜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无论是院长、教授,还是90后、95后,大家没有悲观和抱怨,都在奔着一个目标去日夜战斗;社会的爱心力量,无论是大雨中运送医疗物资的志愿者还是大雪中运送生活用品的热心人,无论是星夜驰援的省外医疗队还是凌晨协调运输的火车站工作人员,都在无私传递温暖、汇聚力量。打不倒我们的让我们更加坚强,我相信这个英雄的城市,感谢这里可爱的人们,我们能赢! 我想寄语医学生:我们的老师白天救人晚上做授课准备,我们的学长学姐纷纷站出来战斗在一线,我们求学的中南医院担起了5400张病床的重任,我们在校的同学义无反顾做了志愿者,我们回家的同学主动请缨支援前线。有人牺牲了、有人累倒了,有人仗义执言、有人默默奉献,他们知道风险却选择了咬牙坚持,我想把师长们这些自强的力量、求是的精神传递给大家,继续坚信我们的约定:在每个领域做执着的追求,在每个岗位做对得起老百姓的事情,在危难关头,做担起责任的中坚力量。 我在人民医院东院一线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8级博士生 赵东 在疫情初期,病患人数不断增加,有限的医疗救治能力与病患希望得到救治的迫切心情之间产生了明显冲突。我和师弟曾照富是留汉的两名研究生参与科室值班。导师胡克教授一直奔赴在疫情诊治的最前线,科室的医生、护士老师们也在忙碌。因为研究生身份,科室为了保护我们,没有让我们直接接触疑诊病人,只是帮忙负责接诊、病历书写等相关工作。但是尽管如此,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以及呼吸专业的研究生,我还是希望能为新冠肺炎的救治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于是,我跟随科室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进行支援。期间,病区内大部分患者在经过科室老师们的全力救治下,病情逐步稳定并趋于好转。近期科室陆续有康复出院的患者走出病区洋溢的笑容时,也感到由衷高兴。在这场疫情中,真切感受到了“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期间也体会到自己知识储备欠缺,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加强。希望这次疫情能早日结束,病患能尽早康复出院。 《草思*无眠》 大疫难扑动九州,八方应援集江城; 同道身先赴劫难,暗叹力微愧有忧; 大爱长存会中华,难舒心郁顿泪眸; 杂陈五味尽无眠,祈盼沧桑归正道! 武大像家一样保护着我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19级硕士生 范洲 2020年1月,我轮转肝胆胰外科,期待着腊月29值班结束,就立刻回家过年,得到上级医师的允许,我可以正月初十再返工。虽然有听到肺炎传闻,但我也只是准备了几个外科口罩,预备着旅途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