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0日开始疫情防控工作,直到今天,一个多月走来,奋战一线,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略作回顾,感受颇多,莫名也有些心酸。家属区防疫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是靠着信念在努力拼博,作为分管社区的干部,带领社区同志并肩作战,坚守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将工作做实做细,让居民在做好居家隔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实时关怀。 在新冠病毒肺炎防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主动奋战“疫”线,开展防控工作。通过居民情况摸排、统计数据上报、重点人员监管、楼栋管控、防疫宣传、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代购、困难群众帮扶等,实现了科学统筹,件件落实。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坚守社区,在防控疫情第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每天忙完回到家中,每当女儿听到开门声上前想亲近抱抱时,为避免传染,只能躲闪,默默进入自己单独的房间,她的心中,爸爸每天总是早出晚归,忙个不停,要解决很多事情,总是失落地戏称爸爸是“哆啦A梦机器猫”。 社区作为学校防控“主战场”,面对生死考验,自己作为领导干部,克服大病后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的情况,时刻将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心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变为动力,面对疫情做到迅速反应。 1月21日上午8:00,寒假第7天,社区职工27人全部准时到岗,对全校10300多户24900多位居民,开展宣传资料张贴、消毒、小喇叭广播、居民排查、困难帮扶等工作。几十斤的生活物资,一趟趟、一户户的挨家送达,为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提供帮扶。在防护用品不足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坦然面对确诊、疑似、密接人员就医、隔离转送过程中的“密切接触”。 疫情防控抓关键。“防”是基础,“控”是关键。联同学校、街道、物业公司,发动门栋长、党员居民,组成防控一条线,开展精准摸排,群防群控,划出防控“硬杠杠”;切实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引导居民科学合理地应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 “怎么没看到你们的消毒人员”、“每天怎么只提供大白菜”、“我们的门栋怎么不封控”……面对居民的种种疑惑和质疑,积极回应,做到耐心解答,并对楼栋封控后居民关心的物资购买、就医买药、隔离转诊等实际难题通过细节完善,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进行推送和告知。 疫情防控工作仍需勇往直前,我会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排头兵”,当好攻坚克难的“实干者”,当好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又是一年春暧花开时,盼疫情早过去,所有人都健康平安,国泰民安!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为抗击疫情工作传递“中南声音” 中南医院宣传部 李晗 从1月中旬开始,我几乎每天跟随中南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先后深入医院本部及接管的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采写了大量鲜活、生动和科学的宣传内容,为抗击疫情工作传递“中南声音”。 疫情初期,为了让大众对新冠肺炎有更清楚、科学的认识,1月25日,我们对人民医学家、感染科专家桂希恩教授进行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专访。“新型冠状病毒完全能控制,我们要提高警惕,但不必过于恐惧……”桂希恩教授的权威发声通过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鼓舞了社会各界抗击疫情的信心。2月3日,医院影像科教授张笑春发布微信朋友圈,建议用CT影像作为当时新冠肺炎诊断的主要依据,迅速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第一时间找到张笑春教授,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记录,详实地还原她的初衷和依据,并通过社会主流媒体及医院自媒体广泛传播。2月5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明确规定将CT影像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标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感染新冠肺炎、经过治疗康复后又迅速返回岗位的4位医护人员。他们之中有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有在家中隔离不忘线上看诊的医生,如今义无反顾地选择再次“逆行”,体现了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精神,也向患者、向社会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 2月11日,我开始负责由中南医院接管的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宣传。在这里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奇迹”,被短时间内医院从无到有的建设速度所折服,被辽宁、上海、广东等医疗队的星夜驰援所感动,我迫切地想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给所有人。2月13日,我注册了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官方头条号,深入一线聚焦医护治疗、后勤保障等工作,先后发布“雷神山医院的抗疫夫妻”、“97岁患者得到贴心治疗”、“雷神山医院首批患者出院”、“雷神山医院32个病区全部开放”等消息动态,满足社会关切的同时传递鼓舞人心的正能量,为每一位雷神山人记录光荣的战疫史诗。 1个多月来,我每一次深入一线,都深深被医护人员奋不顾身的努力所感动。他们难道不害怕感染病毒吗?他们不是不怕,是不能怕,顾不上怕,任何畏惧和退缩,都会给城市带来更大灾难。疫情当前,白衣天使们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战胜了恐惧和怯懦,他们焕发出的敬业精神、牺牲精神是不可磨灭的。疫情像一面筛子,把人世间可宝贵的东西筛了出来;疫情也终将被战胜,封锁的城门会再打开,冷清的街道会再次繁华,希望那时全社会对医护人员有更多的理解和尊敬。 感谢你为我竖起坚强的大拇指 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护士 张帆 在抗疫临床工作期间,我护理过一位病人,他病情比较严重,带有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因为听同事交班说他经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乏力等症状,所以上班时我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