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走到深处是文化。”在信息化教育引领课堂改革的征途上,神龙校区秉承一初中教育集团总校长付国屏提出的“开发积极自我,引领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立时代之潮头,发课改之先声,实施翻转教学改革,打造“翻转课堂”,以互联网思维重塑学校教育生态,从而撬动传统课堂变革,唤醒课堂活力,学校的内涵与外延正在悄悄地改变。 从2007年启动“围绕目标、精设巧导、以情激趣、堂事堂清”的“洋思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即课堂改革1.0版),到2012年提出强调小组合作与交流展示的“三板四环”教学模式(即课堂改革2.0版),再到2014年强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伴生课堂”建设(即课堂改革3.0版),一初中神龙校区的课堂教学改革从单一、整合再到多元,几度迭代升级。2017年7月,学校进入全校覆盖、全面翻转阶段,积极探索荣获武汉市十佳教学模式的“伴生课堂”后现代教学翻转变革——ACIFC幸福课堂建设(即课堂改革4.0版)。校长、资深骨干教师及市教科院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研制了ACIFC课堂教学模式文本,依靠“睿易”、ISCHOOL云教学平台强大的交互功能,研制出教学设计、PPT、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后检测翻转资源包五件套,全面开启ACIFC幸福课堂教学新业态,为“翻转课堂”的有效提升保驾护航。 语文阅读课上,学生或推荐名著、电影,制作PPT或录制微视频展示,或开展名著分享会,选取相关片段表演,感受名著魅力;数学组研制出“定向开启学习单”,学生在家或课堂内自主完成,实现课内课外的融合翻转,“学生小讲师微课创作”大赛彻底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英语课堂上,举办个人创意趣配音、百家争鸣脱口秀,学生实时同步观赏作品,共同学习,既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又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以致用。“翻转课堂”在神龙校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极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成长素养的持续生长。 十年不懈变革路,铸就了ACIFC幸福课堂品牌。学校多次承办市区“翻转课堂”成果展示活动,2017年12月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更以优秀等级通过课题中期评审,2018年被评为“翻转课堂实验突出贡献校”。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比赛活动及全国新媒体新技术互动课堂教学比赛中,刘妮、李雪梅、任艳丽、王茜、吴镭、陆露、温善雯等教师多人次获一等奖,成果丰硕。品牌靓丽,还吸引了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同仁们纷至沓来,观摩“翻转课堂”常态课,学校满意度美誉度提升,学校朋友圈日益健硕。 创客教育助“龙子”腾飞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下,创新教育理念已然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围绕培养“实践创新”这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神龙校区将创客教育纳入到“幸福教育”体系中,称为“龙腾创客”。 创意绘画、超轻黏土、三角折纸、创意衍纸、手工编织……2012年,一批初具创客思想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出现,拉开了神龙校区探索创客教育的序幕。2014年学校开设编程课,2015年能力风暴机器人教室正式对学子开放,有兴趣的学生都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探索。仅一年后,由吴文昊、郭明志、雷凯哲、周婧媛四位同学组成的学校代表队,在2016年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世界锦标赛上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自龙腾创客教育开展以来,“龙子”们在各大创客赛事活动中活跃非凡,学校创客教育硕果累累,获得世界级奖项11人次,全国赛奖项19人次,省赛奖项15人次,市赛45人次,区赛奖项68人次。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创客教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而是应该面向人人的普惠教育,让创客文化浸润到学校中,这是我们的目标。”在付国屏校长的规划引领下,创客教育用实际行动践行学校“培养德性纯正、灵性充盈、个性舒展的具有社会适应性的活力学生”的幸福教育培养目标,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双梦”俱乐部成就大气教师 学校自主创建的“教师发展学校”,以润泽大气教师为使命,以培养幸福教师为动力,全面系统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增强。构建了“一体十足”“四模驱动”的教师研训模式。立足于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两个基点,培养教育专家,促进全体教师成长。 开展“读、研、写”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教师阅读名人传记、教育家的书、专业书等书籍,以个体研读、集体阅读、交流汇报、实践写作、活动展示等形式,打造做得好、写得好、说得好“新三好”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成立“寻梦”俱乐部,开展沙龙活动,引领青年教师拔节生长。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成长沙龙”,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反思交流、教学问题对话、微型课题研讨以及班级管理培训等活动,让导师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为青年教师精心培育“名师优师梦”而实践着校本路径。 组建“筑梦”俱乐部,设计“创享未来”领导力课程,夯实教师领导力。团队拓展,砥砺教师精神,促进协作;专题讲座,引领教育方向,拓新视野;“书苑求真”悦览讲演,分享原创感悟或随想;主题小组论坛,教师原创千字文,创意思辨,尽展风采;派出骨干小组到教育强区名校跟岗研修,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贡献“金点子”——五大途径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能力较高、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学校骨干管理队伍。 官士墩校区: 敢为人先 打造区域课程改革新样板 分层走班 精准化因材施教 2017年9月,一所全新的学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官士墩校区建校开学,依据集团“幸福教育”品牌,实施基础课程“分层走班”成为这所新校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点。两年来,走班学科从最初的数学、英语延伸到物理三个学科,从开始的重重困难到现在的形成常态,教学改革让这所学校活力焕发。 起初,学校尝试在数学和英语学科6个行政班开展分层走班教学,2018年9月新增物理学科,并设计为A、B两个层次,对学生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分层走班”对传统教学班级的划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王汝丰是八(2)班学生,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脑袋瓜子好使,在七年级时数学分在B层班,但是由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分层时英语被分在了A层班。一开始他觉得挺没面子,但是渐渐地,他感受到A层的学习有扎实的进步。这学期开始,王汝丰进入英语B层班,对英语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他的数学从七年级到现在始终保持在B层班,他说:“大家水平差不多,老师就不需要为了部分同学反复讲一道题了,上课效率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