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压力更大了,未来的发展中,有了新的身份,要做的事情将更多,责任将更大;中国玻璃行业要做的不是跟跑和并跑,而是领跑世界玻璃行业。”彭寿说,利用这个新身份,他能更好地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同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诸位院士同仁共同合作,培养团队,教导后辈,传承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推进研发面更广、层次更深的尖端技术,推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进步。 中国有7000多个科研工作者,两年选择几十个人来做中国科学家的代表,建材行业、玻璃行业只有彭寿一人!对于这一代老院士而言,即将甲子的彭寿是年轻人,踏上院士之路的新征程后,他还有很多路要走;对于普通年轻人而言,彭寿是过来人,他的拼搏信念值得青年一代学习;对于建材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彭寿是指路人,从今往后,中国建材行业多了一位指路“明星”,也应当全力扬帆起航,领跑世界。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彭寿是建材行业远近闻名的大忙人,但彭寿的忙,却似乎有点忙过了头。 他常说自己很少三天睡在同一张床上,面对这样的生活,常人定会叫苦不迭,他反而面露骄色地说:“那是因为我善于用晚上转移战场。”是的,“空中飞人”彭寿,因为繁重的工作内容鲜少能在同一个城市呆几天,为了节省时间,他总是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开始长途旅程,处理完工作后,用有限的时间在飞机、高铁、汽车上休息打盹儿,但白天他却永远是笑容灿烂精力充沛。有人疑惑:科学家不是应该一直呆在实验室吗? ——那是因为他有着双重身份,他,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除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是国际玻璃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不少人又会质疑,企业家还能搞科学?每每说到这个,彭寿笑眯眯的眼睛里就会透露出更加坚定的目光:“谁知道我的付出呢?谁知道我的艰辛呢?” 玻璃行业不是一个简单的材料学科,而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要把这些面面俱到地统筹在一起,又要实现科技成果转换的产业化,就需要一个既懂科学又懂管理的人。而彭寿,作为科学家最早的管理学实习,就是在蚌埠玻璃设计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成果—— 彭寿担任蚌埠院院长之后,蚌埠院有过两次飞跃,正是这两次飞跃让蚌埠院实现跨越腾飞,将同行甩在身后。第一次是从单一从事玻璃工厂设计转为提供以设计为龙头、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带动装备制造的工程总承包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凝练了中国传统的浮法玻璃技术,将产品能耗、品质、质量等均做到了世界水平,利用这些玻璃技术和成套装备的制造占领了中国80%以上的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和90%以上的出口玻璃工程市场。第二次是进入了新兴产业,按照玻璃的新功能、新用途,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进而实施产业化,不断赋予玻璃新的概念和内涵,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在彭寿的领导下,蚌埠院坚持创新就是原动力,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他们采取首席科学家制、股权激励等方式,在项目立项上坚持与国际接轨。 在繁重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彭寿保持初心,孜孜不倦地进行着他的科学研究,有了这样坚定的意志和成倍的努力,他做得很好,超薄玻璃、光伏玻璃、功能型玻璃……他的科学研究变成了一块块看得见摸得着的玻璃,并通过他所在的企业集团成功实现成果转化,量产为成百上千万走进家家户户的实用玻璃。看着鳞次栉比的现代都市,看着暖意横生的万家灯火,彭寿坚信,他的付出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尾 声 前些日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9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每周都坐班车到植物所研究室,直到元宵节之后忽然告知学生自己左眼看不太清了,学生急忙带着他前往医院,检查时王文院士告诉医生自己的右眼10年前已经失明了。一旁的学生听后直接崩溃,泪流满面。10年间,王文院士出版了多本科学著作,完成了几十篇论文,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是用一只眼睛完成的。在驱车回所的路上,老先生还一直念叨,趁着还能用放大镜看见,把手里的事情先做完……看完这则消息,心中无限感慨,网友们纷纷评论“崇尚科学,崇拜院士”“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明星”“这才是年轻人该崇拜的人”。 采访过程中彭寿反复提及,关于这次院士申报的过程,他感触最多还是关于“人”,人生行路旅程中会遇见太多人,但当身边林立的都是优秀、善良、智慧之人时,他对“人”有了新的感悟。如今他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和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们一起,传承对科学严谨,对祖国的热爱,对行业的付出。而用智慧为全人类做出切实有用的贡献则是他未来几十年要去做的事情。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杂志社办公室里, 我拿来水壶为他手中的茶盏加了些热水,看着茶杯中腾起的水汽,彭寿忽然感性起来:“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有好的品德,要成为追梦人,有梦想才会有担当,有梦想才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学习,有学习才会成长。” 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37年前那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带着他的“玻璃梦”一路追逐至今,成就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玻璃王国。 采访结束,夜色愈发浓烈了,隆冬的夜晚寒气逼人,但彭寿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披上厚实的大衣,在我们的目送下,用稳健的步伐穿进城市的霓虹,赶赴下一个战场。 我们期待着,这颗冉冉升起的“大国明星”用他的光芒,点亮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我们期待着,他的下一个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