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6月16日,2019强网论坛——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分论坛在郑州召开。论坛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指导,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赛博研究院联合承办。论坛围绕“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主题,邀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领导、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领导、高校及智库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网信企业代表,共同研讨当前全球网络空间发展的态势,为抓住网络空间未来交流合作的方向建言献策。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张宏伟在论坛上发表致辞,他表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构筑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而当前网络空间领域不稳定、不确定性的因素不断增加,亟需加强网络空间的顶层设计和理念塑造,在网络空间治理的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新型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郝叶力表示,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中既需要深入沟通,摒弃“概念互信”,从具体事务中进行合作谈判,而且在“威慑”中也应当包含合作的内容,从而真正实现深层次的战略互信。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调研员、合作组负责人陈戎认为,网络空间作为大国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其重要性与日俱增,网络空间国际规范的缺失对其整体的战略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作用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现有的国际安全体系、经济安全体系、科技安全体系面临着转型升级,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是否能够就安全体系转型的路径和方式达成一致成为难题之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鲁传颖表示,网络空间战略安全的转向之路首先应当充分理解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的关系,网络安全在战略层面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同时又独立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其他领域的安全,对此我们应当转变思维,尤其是国际安全化思维和泛网络安全思维,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安全都属于国家安全。 国防大学许蔓舒教授认为,战略稳定的意义愈加重要,网络技术改变了国家实力和国家间力量对比,而且网络空间使国家间冲突更加隐蔽和频繁,网络不断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构成新威胁、新挑战,对此必须从战略层面使决策者充分了解网络技术的风险,任何技术都不应当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网络技术的发展应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最大公约数为目标,网络大国间应当加强战略互信,转变观念,加强联合研究,寻求妥协点,从而实现国家间的良性互动。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创新中心康绯教授表示,当前网络空间态势的发展并不乐观,总体上日趋紧张,网络技术的双刃性凸显,网络危险进一步加剧,且网络空间军事化军事化进程不断加强,网络冲击的危险将会不断上升,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他国的战略打压,我们必须最好充分的预案和准备,实现网络空间的和平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徐龙第副研究员从技术内在属性、核系统安全、大国政治三重结构对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并进一步将理论的内涵扩展,将战略稳定具体划分为先发打击稳定、军事竞赛稳定、危机稳定,通过分析三个层面的共性提出了正反两面的思考和判断。 军事科学院陈婷副研究员阐释了美国网络空间司令部十年发展的历程,从最开始的空壳到现在美国各军种正在建立自己的网络预备役部队,美国政府将政府、企业、民间的力量充分融合到军事领域。美国之所以能够在网络空间战略中作到前沿部署、前沿防御,关键就在于强大的网络空间力量支撑。 上海社会科学院惠志斌研究员从当前中美“科技冷战”的形势分析,指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如何实现“大而不破”是重大的战略性问题,未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将会对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巨大的影响,全球IT供应链面临断裂与重构,各国的自主可控进程将全面提速,监管政策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保护意识也将进一步崛起,为了弥合国家间冲突引发的商业分裂,私营部门围绕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将快速推进。 国家信息中心国信卫士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汪丽副秘书长从“一带一路”的角度分析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的路径,指出应当通过服务好境外单位、海外业务发展、沿线国家舆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需求,以及服务于情报系统及应急响应、打击网络犯罪、实战能力建设和新一代通信技术在沿线国家落地的安全需要来寻求加强网络空间的战略合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王亦澎从互联网治理角度指出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可以通过妥协达到力量和利益相对静止的关系,寻求平衡态,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这种相互间稳定的关系,最终形成保持稳定的机制,增加约束条件或惩罚手段形成负反馈,不突破极限。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朱莉欣指出现阶段并没有一份各国共同承认的网络空间国际法或者公约,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战略稳定的共识。国际法提供了认知共同威胁的工具,网络空间作为新兴空间,应当提倡适用网络空间发展的新规则,以网络技术术语和应用作为搭建共同范式的基础,掌握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应当加强在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始终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四项原则以及五点主张,充分发挥我国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主动性,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