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体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体育课为何上得如此小心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3
摘要:贵州省麻江县新建的谷峒中心学校学生课间在跳绳。张学军/摄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全方位的,让学生的体魄强健起来,不仅直接关系学

体育课为何上得如此小心

贵州省麻江县新建的谷峒中心学校学生课间在跳绳。 张学军/摄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全方位的,让学生的体魄强健起来,不仅直接关系学生个人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对体育锻炼给予高度重视。

学校开展体育锻炼,难免发生磕磕碰碰,甚至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当前,学校在组织开展体育锻炼时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存在安全顾虑,不敢放手开展活动等。

前不久,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座谈会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体育工作者会聚一堂,回顾40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历程,共同展望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美好的未来,在这次座谈会上,部分体育工作者专门就“如何面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了研讨。

体育课上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在郑州市金水区的一所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节体育课上,教师在教学生跳高,到了教跳的环节,当一名学生抬脚跳跃时,触杆摔倒,身体压到胳膊,骨折了。

紧急送医后,家长找到学校,不仅要求学校负责所有医疗费,还要求学校赔偿营养费、误工费等,给学校造成很大的麻烦。最终,这件事以学校担主责收尾。

后来的体育课,因教师担心上类似的课还可能会出现意外,于是将跳高改成踢毽子,然而,踢毽子课上,又出现一名学生低头捡毽子时突然晕厥的情况,家长又过来闹,令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很是头疼。

类似的案例在中小学体育课上时有发生,而大学也不例外。

中山大学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跑800米时猝死,医生和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医疗急救设备——除颤仪,在120救护车赶到前,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这件事后来由学生处和学校的法律顾问协调解决,学校最终还是赔了一笔钱。”中山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张新萍介绍。

在协调过程中,张新萍把教师上课的过程向相关方面进行了讲述。但是,她认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哪怕将会发生疏漏的环节都想到了、做到了,并在教案里写到了,或者跟学生事先说明了,却还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例如,学生在跑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没有办法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

“现在我们带学生出去参加比赛,赛前都会给学生买短期的保险,但是这种行为治标不治本,毕竟大多数时间,学生还是待在学校。如今,很多学校将校园安全教育、学校无死角的监控等都用上了,但这些只能说是提供一些证据,一旦出事,遇到那些不讲理的,甚至在学校门前拉条幅的家长,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社会舆论也不一定会向着学校。”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王甡说。

不少一线体育教师反映,在学校,涉及危险系数高一些的体育活动,学校领导都不敢开展,无形中将学生可以学习和锻炼的活动项目给扼杀了。

前不久,内蒙古一所高中新建了一个体育馆,有体育教师进行调研论证后,建议将其中一面高墙做成一面带安全绳和安全锁的攀岩墙,然而,校领导听到后,当场否定:“这不行,万一学生掉下来怎么办。”几经争取,最后这面攀岩墙还是没做成。

“现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学校、保护教师的积极性。”王甡说,“从我到教育局体卫艺科工作之后,也是看到很多体育教师怕出危险,不敢上体育课,我们一直在鼓励教师大胆上课,只要教师把动作要领教到了,保护的责任尽到了,出了事,有学校、教育局担着。尽管是这样,还是有一些教师担心会发生问题。”

王甡认为,学生体质健康连续多年下滑,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工作做到位,学校可以免责

在一些学校体育工作者看来,如何防范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一旦出了重大的安全事故,很多教育主管部门、校长、教师感到很无助。

“实际上如果学校和教师能够证明尽到了教育责任,是可以免责的,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专门从事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卫国分析说。

秦皇岛就曾发生过一起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这一次,法院判了学校无责。

在法庭上,校方拿出了三份证据,第一份是教案,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体育教师写安全预案,而这成了证据之一;第二份证据是给学生上过防运动伤害骨折挫伤课的证明,当时所有学生都证明上过这节课,教师上完这节课后,还做了课堂小测验,分数的记录,完整留在了他的教学计划里面。

“第一有文字材料,第二老师教过,第三有证明老师教过的东西。法官说,‘这就是证据,我们主要要这个’。”何卫国说。

根据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学生在校受到伤害的,应由侵权人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来承担责任,行为是致害主要原因的应承担主要责任,是致害次要原因的应承担次要责任,对致害没有过错的,不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因此,学校是否承担责任、承担多大责任,要看学校在这起事件中是否有过错、是否尽到了应尽和管理教育义务、尽义务的程度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做好证据保留是非常关键的。”何卫国说,从法律层面来讲,有规定、有法可依,但是教师非法律专业人士,在工作中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套完整的教育安全标准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何卫国看来,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第一是建立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保障校园安全管理,包括管理、防控、风险、预警。第二是学校的校园安全教育评价培训,要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抓手,对体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第三是建立一套安全风险的分散机制,就是保险保障。

“只有这样,才有抓手、有依据、有评价,才能让校长、教师们安心从教。”何卫国说。

建立保障机制,减少体育意外伤害事故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