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东方有骑,其名为“1”;如果说传统出行工具古时为驹,那么现代则为车了。作为拥有北欧血统的“坐骑”,Polestar带着那份纯粹来到我们面前,而“1”则是我们第一次会面的先锋之作。 德系车的高端与品质、日系车的动力与细节、美系车的粗狂与不羁……无不代表着各自的产品定位跟特点,而Polestar的诞生更像是北欧与东方之国的有机结合,带给我们极致的设计以及极致的性能,谱写下崇尚美学又追求独特韵味的新篇章。 2017年10月,Polestar正式宣布品牌独立,至此,一个崭新的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孕育而生。 作为沃尔沃旗下曾经的高性能车代名词,Polestar就好比奔驰AMG和宝马的M Power部门被大家所熟知。如今的Polestar在沃尔沃跟吉利的共同打造下,试图成为推进汽车行业电气化变革的先锋。而它,能做到吗? 2019年4月,Polestar正式发布中文名称“极星”,带着极星品牌的那种“纯粹、先锋和高性能”理念,来诠释自己对于产品的设计、科技的创新和性能的追求,如果你对它还不是很了解,或许在这你可以一探究竟。 作为极星品牌的第一款车,极星1以插电混动的身份,在自己独立之后,扛起品牌形象的大旗,也向大家宣告自己要走豪华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的路线。 145万的定价、年限量500台的计划、1000N·m的变态性能都在告诉着所有人,做高端性能车,极星没在开玩笑。 初见极星1,你会被其优雅的气场所吸引,两门四座的GT跑车里头,极星1给人的尊贵气质扑面而来。同时,那种源自北欧的性冷淡风,对极简主义设计的偏狂,却让人回味无穷。 雷神大灯告诉所有人其身份来自沃尔沃,这种熟悉是一种血统的宣告;遁形前格栅多了几分嚣张,而镀铬的点缀也让我们看到质感的体现以及运动感的凸显。 2070mm的车宽以及1352mm的车高,让极星1拥有着很夸张的扁平化视觉效果,宽体车身彰显了它对运动基因的追求。 21英寸的轮毂,前轮275mm、后轮295mm的胎宽,以及只有30的扁平比,再配上全铝单体成型的Akebono六活塞黄色卡钳,即使极星1安静地停在那,都能带给我们对极致性能的遐想。 点与点之间所连成的线,对车身的每一处细节进行勾勒,精致感的点缀、律动感的描绘、力量感的体现,无不宣告着细节设计决定美学成败的因素。 线所构成的型面在素雅中透露着对张扬的抑制,低调但又掩盖不住的高雅早已经表明其身价不菲的定位。 而面与面所构建的立体感,让极星1对更多未来的探索跟创新所赋予的理解,更是对纯粹美学的一种追求。 从车头到侧身再到车尾,极星1的设计浑然一体,把北欧的极简风格运用到极致,用极简的线条去交织出不平凡的设计。 所以,对于极星1的外观,它更像一件“艺术品”,这可能会过分地表达对它的喜爱,但无法否认的是,极星1有着自己不俗的魅力。 比起外形上所带给人的惊艳,极星1的内饰我们并不陌生,反而多了一丝熟悉感。整个驾驶舱按沃尔沃S90的模样所打造,基本延续了沃尔沃北欧风格的设计。但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身份,极星1并没有偷懒,在很多细节之处来做出差异化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