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无忧云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洋认为,汽车行业的配件工厂最大的问题在于生产的品种,多品种、小批量导致它的生产效率非常低,有些价格是虚高的。因为车型太多、变换太快,小的配件工厂速度又跟不上主机厂的要求,导致整个产业链拉得很长,效率很低。 新能源汽车是一场马拉松赛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2019年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年内首次同比下滑,无疑受到了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和4.7%。不过在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1万辆和69.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1%和40.9%。 此外,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64.5万台,同比增速53.7%。由于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产销各环节很难快速应对这样的成本变化。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88万台,同比下降4.2%,环比6月下降48%。 乘联会方面指出,2019年是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真正的退坡期,尤其是7月的新能源车补贴全面大幅退坡的同时,地方补贴退出后又没有使用环节的支持政策做衔接,新能源车的市场化转型将面临硬着陆的可能。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考验,赵长江也直言,不够智能、安全担忧、里程焦虑、能耗质疑、操控疑问、售后疑问、保值率陷阱等让消费者的新能源选择之路充满坎坷。“传统燃油车是冲刺跑,而新能源则是马拉松比赛,电动车服务始于交付。” 马磊提到,新能源汽车是商品而不是产品,商品在于要打通其生态链。以往充电难和续航短的问题困扰着新能源车主的日常出行,目前启辰新能源产品续航基本上能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启辰也在继续思考打通生态链接的问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整个新能源市场目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由于补贴退坡后,企业难以有效应对成本压力。此外,市场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还较为有限,特别是随着油价的下跌,传统汽车的竞争力也有所增强,对新能源汽车下半年的销量造成了一定压力。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19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研究报告》,针对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调查,该报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渠道服务以及配套设施等三方面的内容。据了解,目前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关注的首要因素是电池,现有用户对电池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电池技术过硬、电池安全性、电池有质保等。 此外,品牌方面,无论是中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对品牌的认知还是比较一致的,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较低,而预购和已购20万元以上汽车的用户,更加青睐于选择专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或属于行业标杆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