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活力。去年开始的机构改革,福建省和全国一样顺利完成。这次机构改革涉及范围之广、情况之复杂、触及利益关系之深前所未有,但推进之平稳、效果之扎实、上下之一心也是前所未有。我作为福建省机构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涉改革的单位,无论是省市县任何一个部门、单位,任何一个负责人来跟我们要职数、要编制、争局部利益。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比如,体制机制改革,我们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亲自部署推动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在哪里呢?形象地说,就相当于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在林区的又一次创新应用,涉及到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这一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林区林农的生产力,“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既绿了青山,又富了林农。现在福建林区的林农涉林收入已经占全年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再比如,我们推进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三年来实施了38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改革,其中22项改革成果全国推广。我们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现在跑一趟或者一趟不用跑的办理事项达到87%,全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也是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福建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仅需要5~10分钟。我们率先探索以“三医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医改,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医联动”的经验在全国推广。我们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2015年以来,国家发文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69项当中,福建有27项。 二是以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福建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1528家增加到去年底的38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长近2倍,培育重点产业集群27个。我们持续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连续举办两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全省数字经济规模2018年达到1.42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去年福建新能源汽车增长65.9%。传统产业领域,比如农业,福建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培育的水产、竹林、水果、畜禽、蔬菜等产业,现在年产值都超千亿元。这当中也是传统产业与科技高位嫁接。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总结的南平经验,就是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各个村,用科学技术武装我们的传统农业,让最古老最传统的农业产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形成了福建现在很有特色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三是以绿色发展厚植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福建最花力气抓的建设。这三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的重要嘱托也是重要要求。福建的干部群众牢牢记住“三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福建对占全省县(市、区)总数40%的34个县(市、区)和南平、龙岩、三明、宁德和平潭这五个地市取消了GDP硬性考核,把考核重点放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创新绿色发展机制,进行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完成赎买23.6万亩,实现“社会得绿、林农得利”。实施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仅闽江、九龙江、鳌江、汀江四条流域的补偿资金就达到了55亿元。我们还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用能权有偿使用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坚持环境保护优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福建的空气清新,PM2.5,2016年全年平均28,2017年全年平均27,2018年全年平均26,一年降一个点。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去年达到98.6%。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下。生态福建、清新福建已经成为现实。 欢迎各位记者朋友们到福建共享生态福建、清新福建、绿色福建。我要作的介绍先到这里。 下面,我和唐登杰省长、张志南常务副省长一起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胡凯红: 谢谢于伟国书记,开始提问。 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是最普惠的、最平等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几年来,福建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效?未来如何深化相关工作?谢谢。 于伟国: 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是三年前,也就是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当时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这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也是第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后,在人民日报头版刊载。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福建来说,也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政治责任。 三年来,《福建方案》部署开展的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经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有22项经验向全国推广,基本实现了“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的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就提出了生态省建设战略,可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孕育之时,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就已经在福建广为传播,而且日益深入人心。这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了非常坚实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比如,创新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过去流域治理的一个大难题,就是人为的行政分割,现在我们打破行政分割,把全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下游受益地区要补偿上游,沿海地区要补偿山区。再比如,我们创新推出了绿色金融,其中一个产品是“福林贷”。“福林贷”是林业金融产品,主要是针对林农的林权分散、零星,抵押贷款难、权益变现周期长的痛点和瓶颈问题,通过村委会牵头成立林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集体承包的林地,通过林业合作社整合成规模,再和金融机构提出贷款需求,同时政府成立相应的中介组织提供担保,这样林农也就更容易享受到了金融支持。我们突出重点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是最普惠的、最平等的,人人都能获得、人人都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