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口市场突围拓展行动 1.市场采购推广扩容。搭建全市共享平台,推动县(市、区)开展市场采购业务,推广落实好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政策,力争全年市场采购出口实现250亿元左右。同步搭建全省共享平台,推动福州、厦门、漳州等设区市下半年在石狮开展市场采购业务。 2.线上展示拓市场。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加强与阿里巴巴、拼多多、外贸牛、环球资源等国内外线上平台合作,开展线上展示、推介、洽谈。全年举办线上展示活动50场以上,组织2100家企业参加线上广交会及120个线上国外知名展会。在香港贸发局“贸发网采购平台”上设立中英文版“泉州品牌专区”,筛选泉州100家行业龙头企业在平台上开展市场拓展活动。筛选推荐150家企业与环球资源网对接,争取为期一年的免费线上展示机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重大网上展销展洽会。 3.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方案5月份获省政府批复,同步建设投用跨境电商综试区监管平台,探索货物包机等做法。做大9610海关监管方式出口规模;推动国际邮政互换局与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互换邮件;推动邮包快件包裹以8639海关监管方式应统尽统。创新开展保税电子商务进口,扩大母婴产品、奢侈品、保健品、食品类等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力争打造泉州特色的进口聚集区。 4.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整合政策、资金等资源,重点支持泉州8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创新发展。支持出口企业与大型商超开展系列对接,搭建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平台商、线上营销大V的合作平台,鼓励出口企业在知名电商平台打造泉州出口产品内销专区。 八、金融资金保障行动 1.百名行长进企业活动。完善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组织辖内银行支行长对存量授信客户、未发生授信关系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小微企业开展走访活动,梳理问题清单、制定帮扶措施、宣传政策红利,力争上半年走访企业达500家次以上。 2.实施制造业贷款提升工程。推动银行业机构制定重点产业金融服务方案,实施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快推动“银税互动”“助保贷”“科创贷”“创业担保贷”“云电贷”等政银合作项目做大规模。 3.供应链金融翻番增长。支持银行业机构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优势龙头企业为依托支持链上中小微企业发展,发展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探索开展“供应链平台+担保+银行”模式,支持品尚、一品嘉、辅城、陆地港、石狮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区域等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展。 4.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深化产融合作,支持海西金租、兴业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更好服务泉州装备制造、汽车租赁等行业。用好用足“金服云”、泉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等线上融资对接平台,市、县两级分行业、分类别开展多种形式银企对接活动10场以上,其中,6月底前针对鞋业、纺织服装辅料开展2场政银企对接会,推广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试点。争取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支持。 5.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上半年举办5场“云”培训,对上市“预备役”企业实施“一对一”专班服务。推动大型企业利用低利率黄金期,在银行间、交易所市场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获取低成本资金,腾挪信贷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海丝基金小镇等做大做强。 6.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服务作用。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与省再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加强省市县三级机构联动协作,深化银担对接合作,建立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引导创新产品服务,推广晋江市“商票质押融资、土地保证金担保融资、抵押物二押担保融资、龙头企业(股东)反担保融资、联合担保(再担保)业务”五种银企担合作模式。 九、要素保障专项行动 1.用地专题攻坚。加大批而未供与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强化项目用地保障。争取全年获批240个项目,约28000亩。 2.用林专题攻坚。全力争取解决金屿大桥、洛阳江拓宽改造项目等涉及湿地保护调整问题;争取清源山风景区控规修编尽快获国家林草局批复,解决刺桐路北拓、普贤路拓改安置房、清源山上山第二通道、泉州歌舞剧院等16个项目建设受限问题。 3.征迁专题攻坚。强化征迁属地责任,配齐配强工作力量,5月份开展征迁攻坚活动月,下半年开展一次“拔钉清障”活动。 4.专项债专题攻坚。全力做好相关领域专项债券项目的储备申报工作,5月份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解读申报政策,逐县逐一行业靠前对接指导,尤其是已申报未获批的项目要进一步剖析原因,完善项目申报条件,争取下一批获得资金支持。 5.生态环境专题攻坚。对全市656个市重点项目环评审批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简化环评形式,优化审批流程,对44小类行业建设项目试行告知承诺制,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对30小类行业建设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无需办理环评手续。攻坚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办结销号。 十、就业稳岗暖心服务行动 1.加大稳岗返还力度。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返还的2019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由50%提高至100%,实施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6月底前,允许工程建设项目暂缓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支付记录良好的企业可免缴。创新共享工厂,依托各类人力资源市场平台组织开展用工调剂,减少劳资纠纷。全市争取留住80%以上的技术骨干员工。 2.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5月—6月,全市举办大中专毕业生网络招聘会25场以上,对中小微企业在泉首次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本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实施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所需资金可从就业补助资金支出。 3.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支持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困难群体劳动力。对企业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本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按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实施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所需资金可从就业补助资金支出。 4.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新职业新技能培训,大力推进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广泛开展企业职工线上培训和新录用人员简易岗前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