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新闻办就交通运输发展变化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6
摘要:第一,项目为了适应超宽、深埋、变宽、大回淤这样的技术特点,国内首次采用、国际首次大规模应用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结构,我们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国内全产业链都没有相应工程经验,包括没有成熟的设计规范、施工

第一,项目为了适应超宽、深埋、变宽、大回淤这样的技术特点,国内首次采用、国际首次大规模应用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结构,我们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国内全产业链都没有相应工程经验,包括没有成熟的设计规范、施工经验、质量验评标准、检测手段和方法等,长距离的浮运也没有经验。面对这些难题,我们组织设计、施工、科研、装备四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攻关模式。历经三年研发,我们基本上成功攻克了以上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专用技术标准以及成套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第二,为了满足通航需求,伶仃洋大桥采用了世界最大跨径离岸海中悬索桥,并且项目处在珠江口开阔水域、强台风频发区,桥面达到三十层楼高,这给我们带来了两大技术难题:一方面是主桥抗风问题突出,我们组织了国内具有大型风洞实验室的四个大学进行平行研究,研发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攻克了超大跨径整体钢箱悬索桥在强台风区域的灾变控制难题,也打破了欧洲某知名桥梁设计公司认为整体钢箱难以满足项目抗风性能的论断;二是我们采用筑岛加地连墙集成创新技术,攻克了海域超大锚碇的建设难题。除了要解决以上技术难题所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外,本项目创新的突出亮点还有跨海工程智能建造,整个项目结合自身需求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力推跨海工程智能建造,研发了国内首条钢壳沉管智能制造生产线,国内首次实现了块体智能焊接和智能涂装,在国际上首次研发了钢壳混凝土智能浇注系统,研发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运安一体船,降低了长距离浮运风险,并且打造了国内一流的智慧梁厂,同时我们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十二锤联动震沉技术以及DSM地基预处理技术,创造了57个28米直径大圆筒四个半月成岛的世界记录等。以上就是我们深中通道项目主要的难题和技术创新。谢谢大家!

寿小丽:

宋指挥长讲得非常专业,用了很多专业词汇,刚才在休息室里面我也请教了他很多问题,为什么有的跨海大桥要建在上面,有的要建海底隧道等,他都给我解释了。在每次出行的时候,我们走过高速公路、跨海大桥的时候,可能不会仔细去想为什么这个桥梁要这样设计,其实它的背后攻克了非常多的难题。谢谢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我的问题是问曾段长,您刚才介绍了四川省大部分的乡镇还有建制村都是通了硬化路包括客车,我想知道你们对于保障农村公路安全方面有没有什么样的措施?谢谢。

曾云:

谢谢你的提问,交通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全力保障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牢固树立全过程安全观,将农村公路安全工作贯穿在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每一个环节。第二,牢固树立全员参与安全观,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构建县乡村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织密织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第三,牢固树立全融合安全观,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作为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共建共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格局,充分运用视频监控等手段,对重要农村公路路口、人口密集区的进出口等关键点位实施全面监控。六年以来,江安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近19个百分点,未发生一起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其次,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安全工作,省人大出台《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从法律法规层面,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生命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了严格规定,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安全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三轮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创新构建交通、发改、安监、公安、财政五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严格质量监管和验收考核,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道以上路侧安全隐患路段临水临崖高差3米以上路侧护栏全覆盖,并逐步向通客车、校车村道延伸。实施渡改桥建设,基本消除江河一二类渡口,实施新建农村公路桥梁和整治危病桥工程,有效消除“有路无桥、有桥不安”的现象,农村公路的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各位代表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都工作了多年,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各自工作中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姜龙:

“海巡01轮”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海事公务船舶,在投入使用过去的六年里,有很多难忘的经历。2013年6月10日,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指令,根据中澳海事合作协议和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纪要精神,对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和马来西亚进行了友好访问,航程14142海里,在各个国家都举行了“公众开放日”,受到了广泛欢迎。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位80几岁的华人老侨民用8个小时的交通时间赶到船上,拉着我的手不放,至今我还能感受到他的激动和骄傲。那时候我对自己说,你要好好干,不能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2014年,“海巡01轮”执行搜寻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任务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这是根据交通部的指令,第一次参加国际海上联合搜救,也是中国海事第一次在境外大规模海上搜救行动中担任指挥船。

当时我们是3月10日从上海出发,没有人会知道持续多长时间,但我也以为就是两周或者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任务,没想到这一去就是216天。2014年,第二次跨越赤道到了南印度洋,因为到了5月份以后,南半球已经进入冬季,在有一次大风浪中,我们连续摇晃了20多天,在搜救中我们每天满怀着希望去搜寻疑似漂浮物,每天失望而归,在希望和失望中挣扎。这次任务对我们团队心智和身体的锻炼是极大的,我们是用忠诚和信念呈现了中国政府责任和担当。通过这次执行任务,我们的团队也成熟了。我们在东海开展过20几次的海上人员搜救行动,比如2018年“桑吉”轮油船碰撞燃爆事故,火光冲天。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