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毛慧娟 报道组 姜伟锋 通讯员 杨华骁 人物档案:周水忠 江山市贺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资料图片 “我要做一块接地气的‘铺路石’,和乡亲们一道把贺村建设好、发展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贺村人,1977年出生的周水忠说,回到家乡任职,责任和压力更大。 2017年上任没多久,周水忠就做了一件人人称奇的“大事”:从9月底到来年2月,天天到江山港(贺村段)去冬泳。这是咋回事?原来,江山港的全流域生态治理是“百里须江·美丽长廊”江山港综合治理项目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作为贺村段镇级河长,除了“一月三巡河”的常规动作,周水忠常在思考有没有更有效的“自选动作”?“我本身就是冬泳爱好者,没有比亲身下水更有效的巡查了!”从当年9月底开始,周水忠利用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下水去“巡河”,没有特殊原因决不间断。一段时间后,镇长以身试水、下河冬泳的消息不胫而走,无论镇干部还是周边的老百姓,对江山港的关注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贺村镇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培育的27个小城市之一,要当好这个镇长,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这里的不少人是看着他从小长大的。在他心里,“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2018年6月,贺村“一户多宅”整治行动全面展开。周水忠第一时间做通了父亲以及三个叔叔的思想工作,拆除自家合法的“一户多宅”220多平方米,为全镇面上推进该项工作作出了表率。2018年,贺村镇共完成“一户多宅”整治1757户12.77万平方米,整治面积位居江山市第一。 从杭长客专铁路工程征迁,到迎宾村火车站地块土地征迁,再到农房改造示范村旧房拆除……每一项急难险重工作中,周水忠都冲在一线,带队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没有什么关系和情面,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原则问题上一步不让”,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坚持,一批影响贺村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