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城市功能,汇聚各方要素,加快建成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的示范区。十年来,不断优化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最近三年紧紧围绕“一港双城”战略,对标雄安新区,按照区域协同、生态优先、陆海统筹、多规合一、全域发展的理念,高标准编制曹妃甸滨海新城规划方案。成功开通京唐曹动车,结束了曹妃甸到北京没有直达客车的历史。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已有恒大、华为、富力、金隅、合生创展等多家实力企业入驻,滨海浴场、城市森林公园对外开放。华为数据产业园、唐山机器人产业研究院运营,59个产业项目成功落户。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河北科技学院招生,养生谷等康养项目开工,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举办曹妃甸国际河豚美食节等重大活动,多玛乐园、河豚小镇等投入使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通过经营城市、聚集产业、汇集人流,城市发展更具活力。 (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最大限度释放发展动能。按照“打破界限、以岗定人、全员竞聘、绩效考核”的原则,启动实施园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将原有14个园区整合为9个,将原来580个岗位精简为459个,9个园区竞聘上岗459人,落聘76人,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投身园区建设。同时,给园区下放管理权限,剥离社会管理职能,激发了园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各项工作强势推进,税收平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22%。参加改革的9个园区成绩全部超过85分,其中5个园区达到100分,工资收入平均达到改革前的1.8倍,为全市乃至全省园区改革贡献了曹妃甸模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缩短到1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建设全流程手续压缩到4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和效率全市领先。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一个科技创新产业园、创建十大国家级产业研究院、引进百家研发机构、培育千家科技企业、吸引万名高层次科技人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规上工业拥有研发机构占比超过50%,两项指标全省领先,全区高新技术企业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6家。 面向未来,曹妃甸迎难而上,开创新业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曹妃甸将紧紧围绕省市部署,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奋进再创辉煌。 (一)坚持提升能级,打造综合贸易大港。充分利用港口资源,抓好码头运营管理,推动港口吞吐量和运营效益双提升。完善开发思路,严格按照规划开发岸线、建设码头,多发展公用码头,少发展业主码头,坚持建港口必须布局仓储贸易加工业务,集约高效利用码头岸线和仓储用地。优化服务功能,加快码头建设,年内华电煤码头完工、华能进口煤码头开工,实业公司矿石装车线完工运营,力争港口吞吐量实现新突破,打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持续做大贸易,建立价格指数、交易、金融平台,引进中林集团、正威集团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结算中心,发展期货现货贸易,力争实现贸易额2300亿元,打造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基地。依托自贸区、综保区、综试区等政策优势,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创新政策、金融创新政策落地,力争今年完成具有曹妃甸特色创新政策43项,形成自主创新成果15项;举办大型国际招商会,新注册企业1100家,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推动自贸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高新高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招商引资上再发力。积极组织煤炭贸易、城市产业、钢铁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招商会。待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推进与央企、京企洽谈的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280个以上,投资300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再提速。全力推进234个在建项目进度,加速富海石化、巴威锅炉、中物华商海工装备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南堡投资225亿元的新材料基地项目,再造一个南堡开发区。运营好华为数据中心,推动已签约的阿里巴巴工业互联网、百度风控中心尽快运营,引进战新项目,形成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企业运营再提质。结合暖企促贸、帮企业办实事活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加强新竣工项目、中小微企业跟踪服务、精准帮扶,推动小升规、快入统,把项目抓成企业、抓成产业,今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70家以上。 (三)坚持扩容提质,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深入实施“一港双城”战略,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争枫华国际学校、景山学校二期九月份开学,河北科技学院二期完工,预计九月份将有4500名新生在曹妃甸校区就读,新城全部在校生近8万人,年内恒大戏水天地主体完工、恒大三甲医院开工、养生谷四大园完工,打造京津冀教育康养高地。 (四)坚持主动融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深入落实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好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促成河北省与北京市领导、北京各委局与唐山市领导常态化会商机制建设。挖掘首钢、金隅、首农等京企资源,力争全年引进北京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开工35个;引进北京企业外贸板块向曹妃甸自贸区转移,加强与中关村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重点电子信息企业的沟通,继续引进医疗、教育、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优质资源。着力推动滨唐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加速推进环渤海城际铁路滨曹段手续办理,尽快实现20分钟入津、1小时进京、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主动服从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做好“雄安研发、曹妃甸制造”文章,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力争成为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