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避免“虎头蛇尾,公卫教育”须“五管齐下”(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6
摘要:根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郝模的统计,2009~2017年,我国疾控中心卫生人员减少了3.0%,卫生技术人员减少了4.1%。近几年流失速度还在加快,仅2018年一年就有近3000人离开。在今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更是指出

根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郝模的统计,2009~2017年,我国疾控中心卫生人员减少了3.0%,卫生技术人员减少了4.1%。近几年流失速度还在加快,仅2018年一年就有近3000人离开。在今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更是指出:“近三年来,仅国家疾控中心流失的中青年骨干就有百人之多,有些地方疾控机构的人才流失可能更严重。”

直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到来,这种情况才得以缓解。

疫情期间,除了大量公卫学院成立之外,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也于今年2月底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招的专业将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领域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曾繁典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所说,当下发展公卫教育十分必要,既是对前段时间公卫体系建设所出现的放松倾向的一种纠正,也是我们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所汲取的教训。

然而,当新冠肺炎疫情彻底结束后,我们还会重蹈非典之后的覆辙吗?

面对公卫人才的纷纷流失,目前公认的一个问题在于待遇。比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受访时就直言:“人才流失是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待遇过低,很多省市疾控中心人员,待遇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

采访中记者得知,在我国中西部某些地区,一些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基层公卫人员,其每月收入也仅有四五千元。

没有足够的待遇保证,公卫人员的流失也就不可避免。然而,除了待遇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基层公卫人员。

“目前,基层公卫人员缺少足够的专业提升通道。”程彦斌表示,如果是临床医生,即使在县级医院工作,通常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到省一级医院进修。“一般都要求用一年或半年来提高技术。”然而,公卫人员却很少有这样的专业学习和进修机会。

究其原因,“疾控部门本身运行经费就很有限,加之人员待遇低,即使有关部门能够承担培训费用,培训地点的消费水平通常也要高于当地,在那里,公卫人员等于是一边‘赔钱’一边学习,积极性不可能高。”程彦斌说。

何纳也曾对媒体表示,应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卫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评价机制。“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的前身上海医科大学,在原卫生部支持下成立了‘全国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培养了大批卫生领域干部,他们都有良好的公共卫生素养。虽然我们现在有MPH(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机制,但和过去相比,执业后的培训机制依然相对弱化,还需要加强。”

“在既不能保障经济收入、又缺少专业晋升通道的情况下,近年来公卫人员规模的缩水也就不难理解了,要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这两方面都需要改变。”受访时,有高校教师如是说。

评价问题:培训和论文哪个更重要

要加强对基层公卫人员的培训,除了提升个人主动性外,具有相关研究和教学优势的高校无疑肩负着重要责任。但至少在程彦斌看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多。

“2000年以前,一般的医学院中都有针对不同医学类别的培训机构,涉及公共卫生、工业卫生或食品卫生等领域。这些机构在提升公卫人员整体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高校相关工作开展得十分有限。”

究其原因,程彦斌觉得目前的政策导向出现了问题。

“受评价机制的影响,医学类高校过分重视项目、文章、成果,功利性比较强。因此,在人才培养和培训方面,高校所能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高校在公卫人员的培训工作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比如2018年底,上海市推出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高校机构便被纳入其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也在受访时表示,国家应进一步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机制,同时加强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协同提升临床医师队伍的公共卫生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

对此,何纳表示:“公共卫生学科面向人群,强调现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人才评价上,除了考虑其发表的学术论文影响因子外,还应重视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实际贡献。”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应承担起不断改革和发展公共卫生教育的责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方向。与此同时,教育管理部门也需要提高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把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从政策支持、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孟庆跃也如此表示。

融合问题:“统一平台”怎样设置

受访时,徐州医科大学教授顾兵提到,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后面涉及到各专业的问题,如病毒溯源、疫苗研发、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等,这些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平台。只有科研平台好,才能提升对疫情的整体把控能力。

对此,程彦斌深以为然。但他同时也表示,类似“统一平台”的设置,不应该仅限于科研领域。

“此前,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解决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割裂的问题。对于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则要在此基础上,加上预防医学,弥合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三者之间的鸿沟。”他说。

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为例,在前两年半,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在此期间,他们很少能接触到实际病例,也很难了解我国的医情;后两年半时间,学生又完全投入临床实践中,很少研讨医学基础知识。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