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抓住我的手 脱贫跑步走:天津市静海区帮扶甘肃省镇原县“战贫记(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12
摘要:经过考察,扶贫企业发现大塬村适宜种植柴胡、丹参等中药材。自2018年开始,两年多以来村里共拿出2300亩土地种植柴胡,由依托天士力公司建立的天欣堂医药公司收购。今年,第一批种植的1000亩柴胡将迎来收获季。一亩

经过考察,扶贫企业发现大塬村适宜种植柴胡、丹参等中药材。自2018年开始,两年多以来村里共拿出2300亩土地种植柴胡,由依托天士力公司建立的天欣堂医药公司收购。今年,第一批种植的1000亩柴胡将迎来收获季。一亩地预计收益是1500元,远高于种小麦的300元,1000亩就能增收120万元。村干部憧憬增收脱贫之际,一个大问题横亘在现实与希望之间──如何收柴胡?

人工收柴胡是高强度体力劳动,一个壮劳力一天只能收2分地的。它根系长,人工收很容易挖断,断了的价值就低,而且现在村里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下的老弱村民收得更慢。

3月初,借静海区扶贫干部调研之际,村干部们提出买台挖药机的需求,扶贫干部当场拍板,静海区出资15万元为村里添家当。

挖药机一天能收五六亩地,又不会挖断根,还可以提供一个每天收入50元左右的操作工岗位。

听说有挖药机,贾平义也高兴得不得了。他从库房里拿出一小把丹参,反复念叨:“这是好东西,好东西。去年我就栽了三行,卖得就剩这些了。今年要种六七亩。”

手中这一小把没卖出去,就是挖断了,品相不好。如果有了挖药机,收获的丹参品质更好,家里的收入又能上个台阶。

曹建明和村民们,就等着6月挖药机到位,挖出“金元宝”,摘掉戴了多少代的贫困帽子。

静海区的扶贫干部都是热心肠,无论项目是否与天津帮扶产业有关,都拿出十二分的劲头为镇原县企业排忧解难。

五一劳动节,镇原县的甘肃绿硕园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曹朝华就收到大惊喜──和国内知名的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海吉星成功“接头”。

“这是真的吗?”她一连问了静海区在镇原的帮扶干部、来自静海区商务局的孟建斌好几遍。“海吉星那么大的公司,我们想都不敢想。”况且,这一次还是孟建斌带着海吉星采购经理的电话“主动送上门”。

“庆阳产苹果,疫情发生后,对销路影响很大。我们就想着给他们打开新渠道。”孟建斌肩负重任,在镇原县学习交流只有一个月时间,要完成全年2100万元的消费扶贫任务。“一天恨不能当两天使。”来了15天,镇原县19个乡镇,他跑了17个,时刻盘算着如何打通镇原县商品销售的难点、堵点。

“我们的苹果本来40%外销到两个国家,因为疫情外销受影响很大,刚刚恢复了对其中一国的出口。很多苹果都积压在冷库中。”

苹果卖不出去,通过合作社入股分红的农户收益会受影响,公司经营不好,到了收获季,还能否像往年最多时为贫困村民提供100个就业岗位,也是未知数。

看着冷库里又红又大的苹果,孟建斌觉得品相可以,当场就拨通了海吉星采购经理郭先生的电话,对方一听情况,立马表示将联系平台上几个大的苹果经销商。

与郭先生互留电话后,曹朝华还是觉得很“魔幻”。又问了一遍:“这是真的吗?”

“放心吧,真的!”孟建斌给她吃了定心丸。

他希望镇原县的产品不只卖到静海区、卖到天津市,还要销往全国。“我们要给镇原县的产品找到稳定销售渠道,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先脱贫再致富。”

静海区所有帮扶的干部,都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镇原县走上自我造血奔小康的道路。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全国尚未脱贫的52个县之一,镇原县还有13个贫困村未摘帽。时不我待,今年以来静海区在资金、产业、人才、劳务协作、消费扶贫方面加大支援力度,特别是对13个贫困村已拨付帮扶资金286.8万元,其中对国务院挂牌督战的方山乡贾山村援助资金共90万元,将这13个村中未享受兜底政策的贫困户和监测户共计52户,纳入今年结对认亲范畴……

“到今年底,贾山村实现脱贫没问题。” 4月25日,方山乡党委书记高亚丽,对静海区党政代表团郑重承诺。

记者手记

这不是我第一次采访东西部协作扶贫工作,却是我第一次认识到以前自己对脱贫攻坚理解的肤浅。陇东10日,我走过十几个乡村的黄土地。最初几天,像曾经在西藏、新疆采访时一样,听当地人讲在天津市的帮扶下,如何为脱贫努力,日子越过越好;感叹帮扶干部的不易,赞叹农民生活、乡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直到4月29日,坐在杨光耀家干净整洁的窑洞内,还在听这个勤劳的西北汉子讲述当年因贫困,全家只能供一个哥哥读书,他无法继续学业的遗憾。而现在夫妻二人种60多亩地、养羊养兔、种果树,囿于自然、社会环境,依然无法摆脱贫困。幸亏有国家扶贫政策,才能让四个孩子不中断学业。

我忽然想起《新结婚时代》中的男主角: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大学,他和哥哥成绩不相上下。“作弊”获得上大学机会后,他是京城IT公司高管,哥哥是四处漂泊的农民工,但是他一直因自己当年的卑劣痛苦万分,进而影响了他一系列的生活抉择,一度失去爱情、家人。

贫困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沉重无比,单凭个体努力,无法实现真正脱贫,只有在国家好政策的引领下,个人付出努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一个采访对象的哭泣,将这份沉重传导到我心里。对方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好青年,接受静海区劳务协作帮扶,收入大为增加,但是TA不愿意在报道中出现真实姓名、单位甚至区域,因为不想被同事们怜悯,不想被认为是施舍的对象。我理解,于是中止了采访。说着说着,电话另一头的TA哭了。我不知道因贫困TA的人生受到过怎样的打击,但我知道贫困曾让TA伤自尊。当晚我夜不能寐,TA的哭声在我脑海里盘旋。夜半更深之际,我深刻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让每个人有获得感,活得有尊严。(耿堃)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