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CES Asia上,包括百度、奥迪、Polestar、大众问问等公司均推出了安卓车载系统,作为智能化的特征之一,安卓车载系统将会带来应用商店等一系列的车载生态,在此之后,汽车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点又在何处? 吴丽华认为,安卓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的生态,正是这一系统促进了智能手机生态的繁荣,而现在,他对于汽车也将产生同样的促进作用。他补充道,差异化的生态将会成为未来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力。 李立安认为安卓车机普及之后,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领域会明显起来,这些领域主要分为四个:一、人性化服务;二、硬件质量;三、安全性;四、用户参与度。这四个方面,就是未来智能座舱领域的核心竞争点。 张宏志则认为,安卓系统上车后,智能座舱有三个发展方向:操作系统的标准化;硬件质量的提升与创新;将安卓系统融入车载AI,使其成为智能机器人。 ▲地平线多模交互产品总经理张宏志 吴震宇则表示,安卓系统的上车要能够为智能座舱实现与客厅、办公室这两个空间的互联,同时,在这一基础上,智能座舱要能够对安卓平台的各种应用实现智能的整合,为用户提供更佳便捷的交互体验。 柳莎莎指出,车载系统的硬件,安卓系统的app最终都将大同小异,最终给用户带来更好交互体验的是人机交互的UI,这是未来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今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颁布了国内的5G商用牌照,5G时代即将到来,五位嘉宾就5G通信技术对于智能座舱的影响展开了探讨。 吴丽华表示,5G远程通信会为智能座舱的生态增加更多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用5G通信实时分享行驶过程中美景的视频,可以使用5G通信远程为好友带路,甚至可以实现远程驾驶。不过他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链的同步发展,其中很关键的就是摄像头的升级。 李立安则认为,目前的4G网络其实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而5G网络能为汽车带来的变化其实更多是在V2X方面,利用5G网络低时延、高带宽、广连接的特点,通过V2X车载通信来连接城市,实现车路协同,最终实现智慧城市。 张宏志谈到,对于5G通信技术,地平线现在还处于学习阶段,这对于地平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领域,之前接入的麦克风、摄像头、雷达信息虽然产品型号可能不同,但其协议一致,输出的信息流相同,地平线的芯片可以很好的作出反应。但5G到来之后,会有更多V2X的异构数据接入,如何针对这些异构数据,在芯片计算的层面做一些设计,去更好的支持相关应用的开发,这是地平线目前还在加紧调研和研发相关的技术。 但他认为5G-V2X确实能够帮助智能座舱变得更加智能化,5G的V2X可以将城市路况的基础信息实时同步到智能座舱,将不确定的信息变为确定的信息,他举例说到,如果红绿灯没有秒数显示,司机就需要靠猜测来判断绿灯何时会亮起,但如果有5G-V2X,就可以计算出确定的秒数,帮助司机更好的驾驶。 吴震宇指出,5G通信技术可以让不在车上的人实时看到车上的情况,很可能可以帮助驾驶员做出一些判断。而在5G-V2X的规划上,目前航盛在德国有一个分公司——德国航盛负责V2X的研究,此前,这家公司参与了欧洲V2X协议的起草。 ▲扬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规划部副部长吴震宇 柳莎莎认为,5G的成熟落地,会解决4G网络时代一些鸡肋的问题,交互形式也会有所改变,AR/VR以及直播等交互方式会更佳成熟,还会有基于V2X以及V2P等方面更深层次的交互的实现。 最后,尽管对于智能座舱所面对的未来变革见解各有不同,但五位嘉宾一致认为,未来的智能座舱一定会成为一个人们生活的空间,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到来解决的不光是人们的出行问题,更多是让人们在汽车上的生活发生根本的改变。 结语:汽车座舱智能化变革加速发展透过本次CES Asia展会以及GTIC Lite智能座舱专题会议上各位嘉宾的发言,整个智能座舱产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车企、供应商等产业链内的玩家以及一众科技公司推动着汽车座舱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车企正在将安卓系统带上量产车型,为打造智能座舱的生态铺开道路;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将AR-HUD、裸眼3D仪表等黑科技带上展会;科技公司则开始推动智能座舱与智能家居互联以及无人驾驶产品的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