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3
摘要:二是要大力建设智能教育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全流程应用。探索应用智能导师与智能学伴,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服务。通过试点示范,逐步推动所有教学点和薄弱校智能教学助手全覆盖,实现“一师一助

  二是要大力建设智能教育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全流程应用。探索应用智能导师与智能学伴,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服务。通过试点示范,逐步推动所有教学点和薄弱校智能教学助手全覆盖,实现“一师一助手”;逐步推动发达地区学校学生智能学伴全覆盖,实现“一生一学伴”。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基础上,统筹建设升级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三是要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基地,与人工智能骨干企业或高水平师范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协作,探索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的教师;建立服务教师发展的智能实验室和教学模拟综合场,实现教育教学智能测评和诊断,支持教学示范、模拟教学和虚拟教研等教师发展功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是要以智能技术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实现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创新多元化评价方式,提高教育评价的智能性和全面性;开发智能化评价工具,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适时推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实施集过程化评价与结果化评价于一体的多元化评价,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逐步实现全国普及。

  (三)长久研究:以教育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支撑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踏踏实实、久久为功,方能收获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我们已经在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教育信息化方向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初具规模;在教育部的努力推动下,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置了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代码(F0701),从2018年开始支持教育信息化方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然而,目前教育信息化科研队伍的总体体量依然偏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充,教育部今年将增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汇聚更多力量,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智能教育研究上,也依然面临一系列亟待突破的重要问题,鼓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中小学校等各方加强合作,优化产学研用一体的智能教育研发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要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汇聚优质学科资源和研究力量,跟踪国外最新进展情况,挖掘国内现实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着力研究智能教育的战略规划、标准规范以及推进策略,明确我国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等。

  其次,要研究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要素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方法,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再次,要加强智能教育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知识图谱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要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适用性问题,积极开发符合智能时代育人需求的资源开发工具、教学交互工具、监测评价工具、管理决策工具等。

  四、聚焦看:凝视脚下路,在当前重点任务上精准发力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今年2月,经教育部网信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已正式印发,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重点开展的“八大行动”为主线,提出了10项核心目标,部署了11个方面35条具体任务。各地要切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宝生同志借用影片《流浪地球》里网络流行语的范式,生动地指出“措施千万条,落实第一条;措施不到位,脸上两行泪”,强调“文件变实践,效果能看见;文件变文件,人人有意见”,大家要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对于做好2019年工作,我想着重强调三点。

  (一)靶心不散:全力抓好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的结合点

  当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用显着,对于教育脱贫攻坚、实施网络扶贫、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靶心不散”的要求,继续响鼓重锤、快马催鞭,精准施策、聚力攻坚。

  一是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推动学校网络接入和提速降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对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在提速降费、网络建设方面给予特别照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改造提升远程教育网络,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前不久,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部署实施了“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精准建立全国中小学宽带接入台账,加快未联网学校宽带接入进程,并推出学校网络资费优惠政策,进而全面改善全国学校网络接入和宽带条件,促进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为此,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响应支持,系统部署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摸清底数,积极主动对接,加强条件保障,保证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实施“宽带卫星联校行动”,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经与三大运营商沟通协商,到2020年仍将有约6000所学校无法实现地面固网接入。通过前期的试点,我们发现宽带卫星联网与地面固网接入相比,不论从网络质量还是从使用资费上来说,都没有优势。但是,对于山高谷深等地理条件恶劣、短期内无法通达地面光纤网络的边远贫困地区来说,却提供了一种实现学校联网的有效途径。经过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的积极沟通协商,近期将部署实施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新一轮的“薄改”项目),已将教育信息化列为重点支持的4项内容之一。各地要统筹好资源,利用高通量卫星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这是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举措。

  三是开展“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持续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在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下,继续开展面向“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动,今年将在西藏、南疆四地州和甘肃藏区举办3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四川凉山州、西藏和甘肃临夏州举办3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同时举行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活动,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各地要结合实际,精准对接,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网络扶智工程”,助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