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3
摘要:在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作了《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主题报告。他从回头看、统筹看、长远看、聚

  在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作了《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主题报告。他从回头看、统筹看、长远看、聚焦看几个方向解读了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 

  一、回头看:回首来时路,从自身发展轨迹中汲取经验

  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党组的统筹部署和系统推进下,在技术革新的有效支撑和应用驱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1.0到2.0的转段升级,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初现端倪。这里,我用三个“齐”来总结。

  (一)量质齐升:教育信息化各项发展指标普遍实现翻倍增长

  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目前,全国54%的区县、46%的地市和22%的省份建有教育城域网,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已有97.6%的学校接入互联网,同比提高4.6%,这对于最后攻坚阶段来讲,进展已是相当可观;出口带宽100M以上的学校占55.4%,已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建有无线校园网络,比例达到57%,学校网络覆盖比率和品质全面提升。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快速改善,已有93.2%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344万间,占普通教室比例达到90.6%,其中73.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去年,教育部与中国卫通联合开展了宽带卫星联校试点工作,现已完成项目验收,为攻克边远山区、海岛等自然条件特殊地区学校联网问题、实现全部学校100%接入互联网探索出可行路径。

  二是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渐成常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针逐步深入人心、成为普遍共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已基本形成,“教师主人翁、课堂主阵地、教研主渠道”的新格局逐步成熟。超过四分之三的教师每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全国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超过7900万个,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已深入开展,2018年度参与中小学14.54万所、参与教师370万名、晒课400多万堂。2018年,教育部支持宁夏建设“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湖南省建设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并计划于2020年前在全国创建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旨在通过试点先行、大胆创新,重点突破制约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目前,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全面应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采集2.46亿学生信息,累计完成跨省转学504万例;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库教职工数据1635万人,2018年教师信息更新率达40%以上。

  三是教育资源供给服务能力快速提升。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初步形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接入上线平台73个,其中省级平台19个、市级平台28个、区县级平台26个,不断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基础教育方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按教学进度通过卫星和网络两种方式免费向全国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播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112个,累计覆盖19个大类,69个二级类,建成各类资源超过200万条,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互补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体系。高等教育领域积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先后认定首批490门、第二批80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截至2018年7月,高校获得慕课学分的人数突破4300万人次。继续教育方面,全国建成249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汇聚各高校优质课程5.1万门,免费向社会成员开放。

  四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着增强。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及“国培计划”和各类企业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1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10万多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接受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目前,新周期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也已启动。此外,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支持下,教育部从2016年开始实施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校长、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三年来共培训2.3万人。2018年8月,教育部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促进智能时代的教师职业发展。

  五是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信息化积极性日益高涨。随着各地对教育信息化重视程度的提高,经费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国省级财政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已达100多亿元。同时,我们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与教育部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域战略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持;武汉天喻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投身到教育信息化事业中,研发构建提供以教育云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教研支持系统;科大讯飞、腾讯等企业致力于研发“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推动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阿里、华为、网龙等公司也与部分省份开展了战略合作。据有关咨询公司研究统计,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2517.6亿元,同比增长25.7%,预计未来3~5年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16%~24%之间,增长势头稳健。

  (二)百花齐放: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各地不断深化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加强对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使得高位均衡、多元开放的教育文化初步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例如,安徽省利用在线课堂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持续5年的探索实践,构建了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四川大学融合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境,建立400间智慧教室,并大规模推行小班化教学,两校均荣获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彰显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