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科技进步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正处在与信息社会的历史交汇期,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引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引领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与新时代和信息社会同频共振,既要保障教育的规模,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国际视野、堪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任的多样化人才。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在规模化教育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多样性、个性化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支撑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三)因势而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新挑战 近年来,各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行业的渗透速度不断加快,呈现出由量变向质变转型的明显趋势。201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近发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报告,以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教育公平、提高质量为核心,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学生学习成果、受教育机会和教师教学支持的影响,阐述了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各种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在世界各国得以推广和应用。例如,芬兰从2016年开始推行“现象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在课堂中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自主设定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4C核心能力以及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横贯能力。哈佛大学的学习分析系统,基于云计算支撑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呈现等学习分析全过程,并实现分析结果可视化,方便进行学习干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逐步形成了从建设、应用到评价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开放教育资源(OER),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吸引了近百所全球知名高校和机构参与,形成了全球性的合作网络。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为人才培养提前谋划部署,力图通过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本国人才选拔与发展,抢占未来教育竞争制高点。2017年5月,英国威尔士教育部宣布威尔士学校将用个性化在线评估取代传统阅读和计算的纸质考试;日本也提出从2020年起试行高考机考改革,预计在2024年以后正式推广机考,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阅卷。 三、长远看:展望未来路,在新的征程起点上辨明方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加速引发未来教育的深刻变革。工业时代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智能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的紧迫任务。下个月,教育部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联合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治理水平、教师职业定位产生的深远影响。这里,我想用三个“长”来强调,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应用和理论支撑。 (一)长远规划:谋划智能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征程 一是要构建满足智能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育体系。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通过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扩散和应用,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通、业务协同、智能服务,推动教育整体运作流程改变,进而构建出一种新的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生态体系。 二是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教育可持续发展方案。我们正在组织专家开展智能教育方面的战略课题研究,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旨在以构建2035人工智能支撑下的教育新生态为目标,全面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转换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创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模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要积极发展和完善我国智能教育的系统推进路径。要多点攻关、分步实施,从智能时代的教学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师角色等多方面分步推进我国智能教育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教育文化与环境,探索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努力推进教师角色与思维的转变。 (二)长期实践:扎实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 一是要建立多层次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基础教育阶段,要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面向中小学生的教材建设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职业教育阶段,要不断优化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阶段,要鼓励和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