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长江教育研究院发布2019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2
摘要:“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每年年初对当年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前瞻性分析与概括,是对本年度很可能成为新闻热词所作的预测。长江教育研究院认为以

“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每年年初对当年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前瞻性分析与概括,是对本年度很可能成为新闻热词所作的预测。长江教育研究院认为以下10个概念将成为2019年度的教育关键词: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加强家庭教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深化高考改革、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推进教育现代化

词语解释: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活动伴随着现代性不断增长的综合性历史进程,包括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法治化、教育多样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族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教育智能化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培养人的现代性。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适应且能引领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及现代文化发展需要而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先进水平的过程。教育现代化尽管源于西方,但不是"教育西方化",更不是"教育美国化"。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教育不断进步、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和教育公平逐步实现的过程。

形成背景:教育现代化的提法,始于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现代化,使得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一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教育的主要矛盾也相应地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和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 

含义分析:我们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由世界教育大国迈向世界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推进教育现代化将是一场宏大而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改革与开放进程,要注意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局限性。既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属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吸取中西方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要扩大开放,增强国际交流合作,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经验,最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词语解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使命。

形成背景: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通过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含义分析:我们认为,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复兴语境下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教育中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与立德树人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机制,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与研究内容。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词语解释:中小学教师减负主要指减轻部分专任教师的分外负担与过度负担。具体而言就是要去除不应由教师承担的各类事务,精简优化承担的本职工作,让教师能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等,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及促进学生成长。

形成背景:从1955年国家首次提出给学生减负,减负在我国已有60多年的历史。国家一直在为中小学生减负出台政策文件,但教师减负一直未引起关注。2019年1月18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天我要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今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更不能随意给学校和教师搞摊派。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

含义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中小学生减负的前提与条件。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不能得到有效地减轻,就会很大程度传导到中小学生群体上。中小学教师负担重的成因复杂,既有教育系统内部的因素,又有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减负涉及减什么负、减谁的负、减哪些负与怎么减负的问题。改革涉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教师考评机制等,是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的重点。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联合行动,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与理解。

加强家庭教育

词语解释:家庭教育是家长在现实家庭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未成年子女施以一定影响的教育活动。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