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中国·安福电商城”的红色灯牌出现在眼前。站在灯牌下,我问阿冒怎么看在莆田坚持生产自主品牌的人。他哈哈大笑起来:“简直就是找死。同一条生产线做出来的鞋,贴阿迪耐克的标卖四五百,挂自己牌子一百五还不一定卖得出去,神经病啊?” 2 安福市场是个昼夜颠倒的地方。这座由火葬场改造而成的小区如今成为了莆田高仿鞋的交易枢纽。从“中国·安福电商城”的大门进入,是一条二百多米的商街。商铺招牌看上去都很眼熟,但细看之下总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新百伦国际”、“美国新百伦”、“亚太新百伦”,仅各式各样的“新百伦”就有二十多家。 但陈英洪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觉得自己最大的痛苦,根源在于在一个乐于追逐形而下需求的环境里,有过多的精神追求。早在十七岁时,他就成了莆田鞋业的一员,进入耐克代工厂打工做鞋,每月收入六七百元,在80年代末期,那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但他觉得这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他厌恶耐克代工厂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厌恶上趟厕所都需要请示的严格管理,甚至厌恶制鞋原料散发的气味。 更令他厌恶的则是部分莆田人的习气,“保守短视”、“爱挣快钱”。他因此成了一个莆田的叛逆者,去广东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那个时候,我感觉此生最讨厌做鞋子,最讨厌跟莆田人打交道。” “莆田商人”中的一部分,常带给人隐秘复杂的感受。他们做生意喜欢抱团,一个镇从事一门遍布全国的生意,仙游搞红木、涵江做农贸、忠门搞木材、东庄搞医疗、北高搞黄金。令莆田人自豪的是,他们做生意擅长“无中生有”,例如不产木头的忠门镇却控制了中国九成以上的木材贸易。 高仿鞋则是在莆田本地发展壮大的产业。表面上看,安福和大部分住宅小区没什么不同,但住在防盗门背后的却有很多是仿鞋卖家。白天的安福很冷清,商铺大门紧闭,晚上八九点钟,灯光逐渐亮起,它开始苏醒,交易持续到后半夜。面包车、摩托车、电动车,白天忙着接单的卖家们赶来提货,当场验货后交给快递点。走进快递区,几十家门店现场收发,满耳都是撕扯胶带的响声。 “你以为海淘就是真的?天真啦。”一位阿冒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比起现在严打莆田鞋的淘宝,海淘才是售假的重灾区。很多淘宝买家是知假买假,而海淘买家是花正品价格买假货,因而利润更高。时下流行的阿迪达斯Yeezy350,阿冒们拿货的价格按照仿真度不同,高则六七百元,低则一百多,但买家们通常要付三千多元。 在安福的出口附近,我看到几块“快递异地上线”的招牌。鞋子从莆田发货,但若是上网查询物流信息,显示发货地可能是深圳、上海、厦门,或是香港、纽约、洛杉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主动向我推销购物小票,透明塑料袋里装着信用卡刷卡单、商场收据,香港的一份一毛九,美国的一份三毛五,若是一次性买一大包(一百份),二十五元。 如此的行为方式令莆田人拥有着周边地市羡慕的财富,但却难以获取与财富值相匹配的尊重。福建其他地方的人觉得他们封闭排外、不守规则、精于算计,“神仙难挣莆田的钱”。一位漳州的建材老板觉得莆田人将生意做遍全国,却没有真正睁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心中只有一个执念,回家盖房。“给东庄大老板做外墙大理石保养,一次几万块,但他一年也住不了几天。” 商贩正在市场内交易 但陈英洪认为自己和其他莆田人不一样。二十几岁时,面对讨厌的人和事,他选择逃离。而十几年后,异乡赚取的财富让他生发出蓬勃自信——我不喜欢你,那我就改变你。 回到莆田时,曾让他厌烦的莆田鞋业和离去时相比已然变了样。经过十几年的进化,以假乱真在莆田绝不是一句空话。陈英洪手下的产品研发负责人熊晓剑在广东做了十几年运动鞋,“五米开外看出真假”是句口头禅。但自从来到莆田,他不得不把这句话收起来。不久前他找一家鞋厂谈合作,对方拿出两只Yeezy350,让他先猜真假,再谈生意。反复观察了几分钟,他才给出正确答案。这样的“顶级高仿”在淘宝上售价超过三千块,而阿冒提货的价格大约七百。 在陈英洪看来,太着眼于眼前利益、爱赚快钱是很多莆田生意人的局限。但他也从中嗅到了机会。家族成员一致反对他回莆田造鞋,认为这是在犯神经。但在他眼中,鞋子是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必需品,是“日不落的产业”。他觉得莆田坐拥全世界最发达的鞋业产业链,没有理由不诞生自主品牌,只缺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家。而他,将会成为这一角色。为了表明自主研发生产的决心,他特意在公司名称里加入“技术”二字。 在莆田,很多鞋厂做仿鞋起步,因为初创工厂很难拿到大额订单。而陈英洪不但坚决不做仿鞋,而且要直接做户外鞋。比起普通运动鞋,户外鞋工艺更复杂,成本更高,风险更大,一个直观的对比是,普通运动鞋厂的数量要远多于户外鞋厂。但陈英洪并不在乎。他觉得户外鞋是运动鞋里的“王者之鞋”,做好了户外鞋,其他都是“区区小事”。 打造品牌是个慢功夫,陈英洪做好了五年乃至更久不盈利的准备,在同行们眼中,这简直是发疯。他起初的设想是主攻产品设计,集中精力将产品打造到极致,把具体生产外包出去,就像大品牌找人代工一样。回莆田不久他拜访一家大鞋厂谋求合作,对方不肯:我现在手头一大把单子,根本做不完,为什么要接你这个? 寻觅了整整半年,都没有人愿意接他的订单。屡屡碰壁后,他决定自己建工厂。这意味着资金成本和风险系数都直线上升。身边人一致反对,认为他太过冒进,不切实际,他却坚持认为谁都不懂他的思想。“莆田人有个最大的毛病,缺乏远见。万一将来生产工序完全智能化了,不需要人力生产了怎么办?一场灾难啊!有品牌就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