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南平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南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3
摘要:“南平市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省技能大师等评选表彰”“企业高技能人才列入南平市政府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和市属有关单位高层次人

今年以来,为激发广大技能劳动者学技能、比贡献的热情,提升从业人员技能和职业素养,展示生活服务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创意,市人社局与多部门联合举办多场技能大赛:与市总工会、商务局、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美发师、钳工、育婴员、茶艺师、评茶员五场设区市一类竞赛,参赛选手达到183人;与市教育局开展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选手达到420余人;与市残联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涉及竞赛项目12个……

除此之外,南平市还积极组织选手参加45届世界青年技能大赛福建选拔赛、全国数控竞赛福建选拔赛、全省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等更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今年10月,在由福建省商务厅、人社厅、总工会、妇联联合举办2018年福建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上,南平市6名选手代表,经过育婴员和家政服务员两个工种比拼,最终南平市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南平市引才育才环境的召唤下,各种人才被吸引,为了继续加大南平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市人社局还开展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今年的第11期培训班共举办5个班,涉及电工、钳工、中式烹调师、茶艺师、评茶员5个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2个级别,共计学员120人。从2008年以来,市人社局和市委组织部培养办班60个班次,培养技师、高级技师学员3000多人。

表彰奖补健全引才聚才政策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用良好环境吸引人才,用适当待遇留住人才,南平市出台《南平市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努力营造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技高一筹,礼厚一分。“南平市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省技能大师等评选表彰”“企业高技能人才列入南平市政府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和市属有关单位高层次人才享受市政府津贴评选范围”“对经认定的重点产业中青年(50周岁以下)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500元/月、800元/月的生活补贴,补贴期3年。全市每年遴选一批市级技能大师、地方特色产业优秀人才,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南平市相关住房保障政策”等,南平市积极建立高技能人才政策激励机制。今年以来,施岳琳、应志坚等10人被评为第三批享受市政府津贴(评选类)高层次人才,范德发、熊淑玲、廖文胜等163人入选南平市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享受生活补贴人员名单……多项措施的落实,为完善和激励人才引进机制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南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本土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二十条措施》,突破职称评价限制,打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通道,出台了《南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今年,南平市开展第二批南平市技能大师遴选、第四批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和推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工作,通过县(市、区)推荐、现场核查、专家评审(由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公示等程序遴选出第二批南平市技能大师15人,新建立第四批南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1家,向省上推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在各级人社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下,南平市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不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各尽所能、大显身手,为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推力。

校企融合厚植青年技能人才沃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市人社局积极引导开展校企对接工作,通过搭建平台,让企业与学校沟通对接,及时引导,将优秀的技能人才留在闽北。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工院校无疑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

素有“闽北工业人才的摇篮”的南平技师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打开人才培养新局面。南平技师学院每年从南平纺织有限公司和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聘请兼职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按理论实践1:1的比例安排教学,在先进制造专业群,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在机器人专业培训上,定期送老师到南平德赛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培训,了解新技术应用,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课题;学校的汽修专业更是与福建奔驰公司取得合作,引进看板教学,对接企业生产要求,缩短学生上岗培训时间。

跨领域打破学校与企业的界限,促进企业与学校课堂的相互浸入,将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通过混合教学、联合培养等模式完善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系,让南平市的人才培养计划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南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本土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二十条措施》,鼓励校企合作,为七大绿色产业企业举办技能人才“专班”,支持各技工院校紧扣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紧紧抓住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个主线,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举办6个技能人才培养“专班”,培养人数123人,其中,南平技师学院举办的太阳高新班9人、南铝专班25人、南纺专班39人,闽北高级技工学校举办太阳电缆专班8人、南铝轻量化23人、巨电新能源19人。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南平技师学院与南纺公司合作中级工班54人、与太阳电缆公司合作高级工41人、中级工109人。加强培训工作,全年面向社会开展电工、焊工等职业技能培训3271人次。助力精准扶贫,开展职业培训。8月28日—8月31日上午,举办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精准扶贫技能培训1期,培训学员37名。

今年11月19日,南平技师学院、南平市武夷烹饪培训学校联合为南平市贫困家庭子女专设“三年制烹饪专业精准扶贫中职学历班”,共有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子女、低保户家庭子女、孤儿等初中毕业生,按政策规定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资助每年2000元政策外,南平市扶贫开发协会资助每生培训原材料费7000元,南平市武夷烹饪培训学校免培训原材料费1270元并免费提供住宿、水电费。把教育事业和扶贫事业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家庭孩子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帮助这些孩子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渔鱼兼授为精准脱贫“造血”生力

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实践证明,“技能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开展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抓手。

扶贫必扶智。近年来,市人社局通过开展扶贫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实现既扶贫又扶智的双重目标,大大增加其脱贫的机会。精准引导就业、精准组织培训、精准发放补助、精准岗位开放,市人社局出台《关于推进精准就业扶贫六条措施》,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