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保署日前表示,将不再批准声称草甘膦会致癌的警告标签。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草甘膦研究的深入和广泛,证据越来越强化草甘膦对人类不致癌的科学结论。”(科技日报) 点评:根据美国法律对农药管理的规定,美国环保署的这个决定有效期是15年。15年后可以根据新的科学证据进行调整或不调整。美国环保署的这个决定对草甘膦的正常使用无疑是正面的。目前,除了法国、瑞典等极少数国家受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有缺陷结论的影响,以我国为主要供应商的国际草甘膦产业一直基本是正常的。 韩媒:牛奶巧克力等19种日本产加工品被检测出含有放射性物质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报道,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29日提交的一份资料显示,自2014年至2019年6月,从日本进口的、总重16.8吨的19种加工食品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报道称,这些食品包括干鱼、牛奶巧克力、爽身粉、茶包、花生、坚果加工产品、烘焙咖啡、锌、固体茶和水产加工品等。(中国新闻网) 点评:韩国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正未来党议员张贞淑表示,在加工食品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韩国民众的食品安全面临严重挑战,至少应让国民知道哪些是福岛地区的产品,应研拟让国民感到安心的有关对策。 越南中越边境查获上千只走私公鸡 越南凉山省市场监管局透露,8月25日,该部门的检察人员对可疑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发现大量从中国走私到越南的公鸡。() 点评:所有违法货物都没有检疫证书或合法进口发票。这批走私货物已被销毁,针对货主上述违反行为,相关部门将给予相应的罚款。 三、食品科技 富硒猪肉或将问世 富硒食品日渐走红,现在,消费者将有可能买到富硒猪肉了。这有赖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团队首次开发了猪肉中硒形态分析新方法,建立了猪肉富硒技术,发现优质硒源“硒代蛋氨酸”在猪肉中富集效率较高,对于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硒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在线发表于《食品化学》。(科学网) 找到了!这个基因让水稻“多快好省”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找到了水稻中的一个关键基因,它兼顾早熟和高产两方面优势,具有资源高效利用的显著特征。相关论文8月27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科学网) 莫怕!世卫组织称饮用水中含微塑料似无健康风险 外媒称,微塑料或许存在于海洋、河流和冰层中,但没有多少证据显示,饮用水中的微塑料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风险。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8月22日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在其首份有关自来水和瓶装水中的塑料对人体健康威胁的评估报告中说,微塑料“以目前水平似乎不会带来健康风险”。但这个重要发现也伴随着一个重要的警告。该评估报告说,由于现有信息有限,需要对微塑料及其如何影响人类健康进行更多研究。(参考消息网) 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改善心脏健康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大多数以植物为基础的食物和较少的动物性食物,可能与更好的心脏健康和降低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有关联。(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