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食品资讯一周热闻(8.2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0
摘要:近日,因1批次西瓜子被抽检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国标,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上监管部门黑榜。29日,洽洽食品回应称,本次不合格尚存很大争议。中新经纬客户端查阅资料发现,除了登上官方黑榜,洽洽食品还涉及数十

近日,因1批次西瓜子被抽检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国标,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上监管部门黑榜。29日,洽洽食品回应称,本次不合格尚存很大争议。中新经纬客户端查阅资料发现,除了登上官方黑榜,洽洽食品还涉及数十条法律诉讼信息,曾因健康权纠纷被起诉。(中新经纬)

点评:洽洽食品称,本次不合格尚存很大争议,其还在继续与监管部门、协会继续沟通,从源头、标准进行理清,申请对洽洽进行现场查核。 
 

盒马、萨莉亚又违法了,丰收日采购原料农药残留超标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公开了一批行政处罚信息,盒马、萨莉亚、丰收日、可的等品牌的门店因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违法行为,赫然在列。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三分公司(芷江西路394号1层、404号地下一层)因为售卖过期食品,今年8月8日被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上观新闻)

点评: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双汇里脊肉检出禁用兽药,能否保持行业“王中王”?

在近期发布的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第34期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中,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里脊肉检出禁用兽药氧氟沙星,磺胺类(总量)药物使用超标。根据资料显示,南昌双汇公司曾因生产环境问题被勒令整治,其母公司也曾因食品质量问题被起诉。(中国网)

点评:氧氟沙星和磺胺类物质均属于广谱抑菌剂,违规用药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疾病而超量用药或对用药控制不严所致,但就双汇食品来讲,作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在养殖到肉制品原料购入,直至最终加工成成品里脊肉,层层环节均未发现兽药问题,值得思考。
 

3、国内食品资讯热闻 

爆款火晶柿子 又一场假货的盛宴

2019年夏天一部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带火了临潼特产火晶柿子。而近几年,每年几乎都有被热播剧、综艺节目带火的爆款出现。《延禧攻略》里的绒花、《声入人心》里的红糖麻花、《舌尖上的中国》里的铁锅都在一时间成为爆款,一货难求。(北京青年报)

点评:面对流量带来的热潮,这些传统制作技艺的生产者心头掠过的却是紧张,以及当流量热浪褪去后的担忧。
 

针对“雅乐迪配方粉”涉嫌虚假宣传 深圳、栖霞开展立案调查(反馈)

7月29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登报道《假配方粉是怎样流进市场的?》,反映根据国家标准,“雅乐迪配方粉”实际上是复合型固体饮料,却在市场营销中使用误导性字眼,宣称其采用特殊配方,具有特殊医学用途,涉嫌虚假宣传。报道刊登后,深圳、栖霞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快速出击,开展调查。(人民日报)

点评:栖霞市市场监管局随即对山东梵和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对其存在的产品标签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并提请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吊销其生产许可证。目前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和收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经以涉嫌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为由,对湖南他普亚食品有限公司立案调查。施贝健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涉嫌为禁止销售的产品提供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也被立案调查。
 

标签备案取消了?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管模式变化大

还有一个多月,即从2019 年10月1日开始,海关总署 2019年第70号《关于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就要正式实施了,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管模式将迎来巨大的变化。(12360海关热线微信号)

点评:进口商应当尽快转变观念,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重点对进口食品是否合规开展自主审核。从正规渠道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中文标签,广大消费者可以通过向经营者索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来分辨产品真伪。
 

瓶装水又爆溴酸盐超标专家建议两招规避风险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2019年第1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流通环节有两批次包装水样品不合格,不合格主要原因为溴酸盐和铜绿超标;同期,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也公布了组织抽检的28批次饮料类食品,不合格样品3批次,均为包装饮用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也是溴酸盐、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此前,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历年来各级监管部门发布的瓶装水抽检结果表明,溴酸盐和铜绿是瓶装水的两大安全隐患。(中国质量报)

点评:选水首先要看品牌。一般来说,大品牌的产品安全系数较高。另外,由于人与人的体质是有差别的,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也不一样,从补充体内水分的角度考虑,熟水凉白开值得推荐,长期饮用对身体好。
 

加强网络食品抽检,新措力保“舌尖安全”

食品安全重如泰山。近日,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原《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那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现状如何?新《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较之前的版本有何不同?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相关机构和业内专家。(科技日报)

点评:新《办法》一方面从程序上严加规范,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从法律责任上强化职责,明确了检测机构和检验员均要承担检测报告的法律责任。新《办法》着力提高监管的靶向性,根据工作目的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将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分为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评价性抽检。首次明确评价性抽检是指依据法定程序和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开展抽样检验,对市场上食品总体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的活动,并明确可以参照新《办法》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评价性抽检。
 

食品添加剂标准“带入原则”3.4.2和本底应用解读

本次主要解读GB2760中带入原则3.4.2。本条是 2014 版GB2760新增条款,针对的是为食品终产品“量身定制”的食品配料中添加在终产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做法。另外,食品中因原辅料本身含有或加工工艺如发酵产生某代谢物等,即行业通常所说的“本底”。本底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并无直接关联,但人们常因不了解本底概念而仅仅依据测定结果来简单地进行判定,混淆了“不得使用”和“不得检出”,尤其在检出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可能考虑不周。因此本文也会综合已有文献或资料,归纳出业界较为关注、在食品中存在本底的化合物。由于区域、季节、原料、工艺不同等都会影响本底水平,归纳情况仅作为参考。(中国市场监管报网)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