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13日,由北大方正集团旗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与健康界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社会办医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卫生健康领域的政策制定者、行业意见领袖、公立医院管理者、社会办医从业者与医疗健康产业人士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了社会办医新时代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趋势与法则。 开幕式现场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岳小林,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北大方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生玉海,北大医疗产业集团CEO宋金松,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等领导与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与主论坛。 开幕即发最强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新医改实施10周年。回首过往十年,社会办医日趋壮大与规范,特别是近几年,政策空前利好,社会办医需求更不断高涨,生机尽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办医的发展依然面临众多“玻璃门”。如何突围,如何弯道超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主持的开幕式中,致辞嘉宾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的发展思路。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致辞中,对社会办医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用足政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要发挥特色,先把若干个科室搞上去,带动其他学科,打造更有特色的学科和服务;可与公立医院协作,开展一些特色项目,或者到基层发展全科服务,这些都是社会办医可以探索的方向;第三,要注重人文,社会办医更应强调人文关怀,特别是更多关怀病人心理,这将为社会办医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同。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 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办企业,北大方正集团和北大医疗产业集团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实现产业报国的使命。北大方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生玉海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于行业发展的思考:社会办医具有公立医院难以比拟的体制和机制优势,能够更迅速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更灵活地对经营策略做出调整,因此更应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针对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整合资源,提供差异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健康服务。 生玉海认为,形成产业生态思维和集团化赋能成长至关重要。他表示,医疗服务行业虽然是大健康产业的核心,但大健康产业的边界远远超过医疗服务本身。如果把医院比作大树,医疗集团就像森林,好的商业模式一定不是等树长高了去卖木材,而是通过精心地养护森林,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森林生态,在这个生态中会有新的物种生长出来,而这些新的物种,往往孕育着新的产业机会。因此,需要形成产业生态思维,促进医疗服务行业的立体化、综合化发展。另外,通过学科、管理、资源等方面的赋能,将更好地整合优势,探索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新模式。 北大方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生玉海 作为大会主办方之一,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提出了对社会办医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看法。“当前社会办医的政策是以环境性政策工具为主,供给性和需求性的政策工具还较少。比如说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购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还相对不足”。她表示,期待各地在具体落地执行方面的政策出台,以切实促进社会办医政策形成闭环。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