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经济靠什么增长?(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8
摘要:全球化的动力在于通过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提升了全世界的生产效率,而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通过世界工厂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有得必有失,与中国制造业大发展相对应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的持续萎缩,产生
 全球化的动力在于通过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提升了全世界的生产效率,而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通过世界工厂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有得必有失,与中国制造业大发展相对应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的持续萎缩,产生了铁锈地带等诸多社会问题。  而特朗普的上台主要靠的就是讨好铁锈带的工人,因而其上台之后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也正是在2016年以后,中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开始下降,从15年最高的13.8%降至18年的12.8%。  而对外经贸摩擦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于技术引进,为了打消外资的疑虑,我国在2019年出台了《外商投资法》,明确保护外商的知识产权,禁止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 这其实也就意味着,靠外贸扩张以及模仿技术来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落幕。拥抱消费内需。而新的希望在于拥抱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我国有着近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目前消费占GDP的比重刚刚超过50%,其中居民消费占比仅为40%,相比之下美国居民消费占比高达70%。中美的人均GDP相差6倍,但是人均消费相差10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消费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过去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经济的时代,中国的消费占比持续下降。但是在投资和外贸减速之后,消费的占比从13年左右开始回升,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2019年,得益于大规模减税降费,消费保持了稳定高增,前8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达8.2%,远高于投资增速的5.5%和出口增速的0.4%,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  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我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了40亿,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而在国庆的前4天,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5.42亿人次,同比增长8.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26.3亿元,同比增长8.58%。国内消费依旧充满着活力。自主创新发展。未来虽然技术引进和模仿受限,但是自主创新大有可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让国人认识到了华为公司的伟大之处,以一己之力对抗全球最发达国家的无理制裁,就是凭借着每年1000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华为依然屹立不倒,而且还发布了5G手机、AI芯片,实现了最新旗舰手机完全不依赖美国零件。华为成为了中国企业的榜样,而任正非也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偶像。  我们看到,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向华为学习的企业,例如立讯精密19年上半年投入研发15.8亿,同比增长70%;中兴通讯19年上半年投入研发64.7亿,同比增长27.8%;比亚迪19年上半年投入研发25亿,同比增长20%。 2018年,中国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9679亿,占GDP的比重达到2.19%,我国的研发强度已经连续提升了20年。而根据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的全球创新1000强报告,2018年全球创新1000强的研发支出总额上升了11.4%,达到7820亿美元。中国企业研发支出增长34.4%,达到600.8亿美元,增幅领跑全球。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累计研发投入3181亿元,同比增幅也达到29%。  而研发支出其实就是给研发人员发放的经费和工资,目前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高达1000万,只要愿意增加研发投入,其实就可以用好这一特殊的工程师红利,助推中国经济自主创新发展。五、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过去高速度发展,房地产受益。过去中国经济的三大红利其实都是数量上的红利,比如人口红利意味着年轻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多,城镇化意味着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而全球化助推中国外贸占全球的比重越来越高,与此相应的就是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为了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货币和债务增速也保持了高速增长,而且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货币和债务增速一度超过了经济增长。而中国的企业也受益于经济和货币的高增速,规模迅速变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迅速提升。1995年,中国大陆仅有1家企业入围全球500强,同期美国高达151家企业入围。而在2018年,中国大陆有119家企业入围全球500强,与美国的121家基本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