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到北洋时代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就是美国提出来的,列强中的一员,通过战争或者政治手段从中国获得了利益,那么所有列强不费一兵一卒,享有同等利益。这种方式看上去很“和平”,但却等于倍数放大了中国主权受损的程度。 20世纪初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的确让中国人对强权的良心抱有幻想,但最终也惨痛地破灭,才有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 自那以后,一部分中国精英明确了一点,除了自己的实力,谁也靠不住。 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美国没有光芒。因为它一直主动地站在敌对地位,从在解放战争中帮助蒋介石,到成为新中国第一仗的交火对象,再到后来率领西方阵营对中国的全面遏制,从来没有展现过友好。改革开放之后和中国建交、缓和关系、发展相互交流,首先的目的也是拉拢中国反对苏联。 在中国,美国的“山巅之城”的魅力,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一次“西学东渐”,中国人的确对美式制度和美式生活无限向往,一直持续到几年前。但在国家政治层面,这是绝对分割的,这一点从未动摇,前已有言。 政治术语比较刻板,又往往具有很强的描述力。比如这一个——“和平演变”。这是中国一直作为底线坚持反对的对象,不管哪国,或者本国的谁,怀有何种期待,都是因为在原点上就错了。 美国那份“战略方针”开篇里的心理阐述,用中国风格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和平演变失败”。 如果当下美国政府的心态真能浓缩从尼克松总统以来的美国政府的心路历程——不可证实,但可能性极小——那么这是因为一开始就错了。 美国的对外政治虽然有顽强的“布道”传统,但具体操作上一向是现实主义的,它本来可以理性地通往利益最大化。而最糟糕的结局就是现在这样,特朗普总统把中国民间曾经葆有的山巅向往都击碎了。 5月28日,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抗议者集会时相互拥抱。美国警察执法动作不当致一名非裔男子死亡引发大规模抗议 其实,即便是“亲美”的胡适博士,在留美期间也早已洞穿美国社会表象背后的真实。胡适发现,美国会在制度和实践上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国民,但对于弱小民族,则“全持帝国主义态度”。 且不说冷战时代这种极端情况,冷战结束以后,难道不是如此吗? 中国怎么做 在中美关系恶化,甚至还可能无限恶化的条件下,中国怎么做? 在2018年,就有很多声音在讨论“脱钩”问题,力主不能“脱钩”。从中国的角度说,当然不能“脱钩”,也从未说过要“脱钩”,事实上它还是忍辱负重维系彼此关系的一方。 中国有一条“理想的底线”,但很少示人,在实际行动上,它可能是世界上最现实主义的国家之一。 这是对方的攻势。这个时候你空言不要“脱钩”,有何补益?放弃你的工业、科技发展前途?自废武功限制华为,把5G拱手让人? 不这么做,美国不会停止“脱钩”行动。至少表面上如此,而且现在它的表面和实质之间界限极为模糊,难以揣测。 这个时候,中国是被动的,打架不是你想要的,但拳头揍过来,想躲也躲不了。怎么办? 第一就是,我们见招拆招,但不会主动升级冲突。 在大选主导下,目前的特朗普政府已经歇斯底里,毫无道理可讲。新冠疫情不合时宜(又或者是恰当其时)的暴发,更让一国包揽全价值链的必要性获得了进一步的现实论证。 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用来埋葬部分新冠死亡患者的哈特岛。截止至6月03日09时,美国新冠病毒肺炎累计确诊1881205例,累计治愈645974例,累计死亡108059例,现有确诊1127172例,为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最多国家 可以预期,美国政府的非理性还会继续,而且在非理性的攻击上,以中国的政治传统和现实,难以实行对等回击。 这个时候要做的,也是正在做的,就是能驳斥的驳斥,无意义的对抗不做。 第二则是,妥善安排内部治理,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情”。 就险恶程度而言,目前面对的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并非没有经验,我们必须保持自信和定力。 开发自身能量,和美国之外的世界尽力建立友善关系,或可柳暗花明。毕竟美国不是世界,中国庞大的规模也不是谁可以完全封杀的。说白了还是回到前面那句话:你不是靠他养的,中国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彻底否定美国的一切。它固然视我如寇仇,但我们未必要采取对等态度。美国身上,还是有许多值得政府和社会继续学习的优势,仍可为我所用,深入改革,坚持开放,有益无害。 艰难之际,内聚民心至为关键。未来几年,能否继续让中国人得到实实在在的福祉提升,相当程度上决定中国的战略韧性。 |